第03版:焦作市2013年高考成绩权威报道·第十一中学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借力名校谋发展 提升质量攀高峰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3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力名校谋发展 提升质量攀高峰
焦作十一中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92华诞献礼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市委常委、副市长迟军在焦作十一中调研
  市教育局局长马秀泉、焦作十一中校长吴林强与河北衡水中学校长张文茂(中)在联合办学揭牌仪式上
  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队伍
  连创辉煌的2013届高三班主任队伍
  2013届一本上线学生
  河北衡水中学副校长康新江在焦作十一中讲课
  焦作十一中教师到河北衡水中学挂教
  焦作十一中教师与前来讲课的河北衡水中学教师李京华(右)进行课间交流
 
   

贺信

  焦作市第十一中学:

  欣闻你校2013年高考再创佳绩,文化课本科一批、二批、三批上线人数分别达到65人、364人、692人,各批次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均有大幅提高。本科一批较上年增长51.2%,本科二批以上较上年增长51%。为此,特向你校表示热烈的祝贺!

  近年来,你校以与河北衡水中学合作办学为契机,秉承“人本、和谐、活力、尽责”的办学理念,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形成了“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的良好风气,学校教师队伍理念新、干劲足,教育教学成绩斐然。希望你校继续坚持“严谨、求实、铭志、爱生”的优良作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再攀新高,以优异的成绩实现学校的新发展、新突破,早日成为焦作市乃至河南省的名牌高中!

  焦作市教育局

  2013年6月26日

  坚持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治校方略

  近年来,焦作十一中准确把握形势,紧密结合校情,大力实施“办名校、创特色”“出名师、育英才”“保面积、促尖子、争位次”工程,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2014年“一本实现三位数,问鼎名校有突破”的目标。工作中,坚持做到“五个千方百计”:千方百计抓好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千方百计守住学校安全和师德这条底线,千方百计不触及乱收费这条高压线,千方百计筑牢廉政建设这条防线,千方百计巩固可持续发展这条绿线。正是有了正确的工作思路、务实的工作目标和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焦作十一中才在2013年高考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参加高考991人,本科上线837人(含艺术、体育类),其中一本上线65人,比去年的43人增加22人,增长51.2%;二本以上上线364人,比去年的241人增加123人,增长51%。

  实施培优扶弱、共同进步的发展战略

  焦作十一中坚持走“优生更优,差生不差,共享成功”的培优扶弱路子,每学年与任课教师签订责任书,定责任教师、定升学目标、定进步幅度,将培优扶弱对象落实到每个学生;设立培优班,定期为学生补课,让优秀学生“吃得饱、吃得好”,消除弱势学科。高度重视对中等成绩学生的培养工作,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落实针对性强的帮扶方案。对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班级安排其与优秀学生同桌,采取“结对子、带动学”的方法,既提高了升学层次,又扩大了升学规模。

  落实借力名校、联合办学的创新谋略

  自2012年秋季始,焦作十一中在新高一年级中,以中招录取前200名的学生为主体,设立4个“衡中班”,利用名校资源,整合优质师资,全力打造尖子,向高端梦想冲刺。对“衡中班”,学校采取特殊的管理办法:资料共享,使用衡水中学同年级学生的学案及有关学习资料,教学进度与衡中保持一致;教师互动,“衡中班”教师定期赴衡中学习,衡中相关学科教师来焦作十一中上课指导;委托培养,定期从“衡中班”中选拔尖子生到衡中挂学,直接享受衡中的优质资源;管理同步,两个学校的年级主任定期交流,重要的管理节点和大型活动保持同步;封闭管理,“衡中班”的学生全部住校,教师全程跟班管理。一年来,4个“衡中班”在全市大型联考中,班级优秀率、平均分均居前列。本学期期中联考中,学生王璐进入全市理科前20名,崔文灏进入全市文科前30名。

  运用紧贴中心、全面统筹的提升策略

  学校认真落实市教育局提出的“引桥工程”,加大岗位培训力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和“传帮带”的工作方法,积极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有力促进了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同步提高。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级骨干教师4名,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5名,市级骨干教师46名。同时,学校强调“六个第一时间”,即对于教职工工作中反映的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办理;对于教职工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在第一时间帮助;对于学校承诺的事项,要在第一时间落实;对于发生的突发事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在第一时间到场;对于学校安排的工作,要在第一时间完成;对于学生中发生的问题,要在第一时间解决。实践证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策略,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本版图文均由焦作市第十一中学提供)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