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正在颠覆传统的新闻叙述模式。把新闻事实包装成跌宕起伏的故事来讲述的“新闻故事化”潮流正在风靡传媒界。它给广大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快感,但也使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受到考验和质疑。
所谓新闻故事化,指的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语)。一般来说,广大读者所关注的“新闻故事化”是指一种“讲故事”式的新闻叙述方法,但它现在也已经从新闻生产的后期处理环节影响到新闻采集、报道策划等前端环节,甚至影响到一张报纸的编辑思想。
新闻故事化是基于“新闻娱乐化”的又一种调试。提到新闻的故事化就不能不先提到新闻的娱乐化。娱乐化是对严肃刻板的宣传说教方式的一种矫正,但同时它又给新闻报道带来了浅俗化的趋向。新闻故事化正是对娱乐化的矫枉过正所进行的又一次修订。当今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多元化的,读者不仅需要以往政治色彩浓厚的信息,也需要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信息,除此之外,广大读者还希望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从新闻中获取休闲娱乐的享受。
传统的宣传说教模式新闻难以满足这种新的受众需求。因此,以受众为中心、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新型市场化媒体开始调整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它们在内容上偏重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这就是新闻娱乐化倾向的发端。但它在将新闻娱乐功能发扬光大的同时又使新闻报道滋生了另一种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哗众取宠效果的不良风气。受众也开始对低俗化的新闻报道感到厌倦。新闻的故事化强调报道的细节化和情节性,在顾及受众阅读快感的同时更重视挖掘新闻的社会价值。
新闻故事化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新思路。故事化新闻写作与“找故事”式的新闻采集思路这两种典型的“新闻故事化”产品,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别样的阅读乐趣。故事化新闻写作大大提高了新闻可读性。平面化和现场感不强是纸质媒体的缺憾,而故事化新闻写作引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使得平面化的新闻报道变得丰满而立体,极大地丰富了新闻报道的魅力。
“找故事”使新闻采编更注重新闻性。新闻的故事化倾向也体现在新闻的前期采集和后期编排环节。广大新闻工作者在寻找线索时会更注重重要性、贴近性、趣味性等新闻要素,偏向于挖掘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故事和代表时代发展趋势的社会故事,也注重挖掘新闻背后人性化、源头化的问题。后期编排也会更多地考虑如何勾起读者的兴趣,如何将事实原貌更好体现在报纸上。整个新闻生产流程自然会相应提高质量,更注重新闻要素的完备。
故事化新闻偏向于挖掘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故事和代表时代发展趋势的社会故事,如就业、升学、看病等。此外,与新闻的娱乐化不同,故事化新闻在吸引读者眼球的同时也注重挖掘新闻背后人性化、源头化的问题,因而在娱乐化的基础上提升了新闻的内涵、拓展了新闻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