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今日武陟/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聚焦“1357”工程
县财政局多策并举促增收
视觉新闻
农发行武陟县支行全力支持夏粮收购
为公房区居民修缮房屋
扎根农村 奉献青春
我县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根农村 奉献青春
—— 记大封镇老催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杰
王艳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他是个热情憨厚的小伙子。”

  “他是个有知识有脑子的小伙子。”

  “他是个肯干事能干事的小伙子。”

  张杰在大封镇老催庄村任党支部副书记的5个年头,留下的就是这样的口碑。

  “与群众交朋友,为农民办实事。”张杰说出了他朴实的梦想。2008年4月,毕业于焦作大学计算机工程系的他,毅然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怀揣着建设新农村的梦想,来到了大封镇老催庄村。

  细心的人会发现,在人们的心中,张杰是一个热情能干的“小伙子”,可不是一个群众心里有架子、有距离的村干部。

  这5年里,他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老催庄人的一致认可,真正和他们打成了一片,融为一体,把根深深地扎在了那里。

  

  访群众得信任

  刚上任时,和所有大学生村官一样,张杰面对的是村民们客气的态度和怀疑的目光。这不禁让他感到了一丝淡漠和疏远。

  该怎么办呢?这种情形,别说干事创业,就是正常开展工作都有困难。

  “当时我就想,得不到村民的信任,这老催庄算是白来了。一定得想办法,不仅要得到他们的信任,还要走进他们的心里。”张杰暗下决心。

  从那以后,他便开始吃住在村,挨家挨户走访群众。

  有农活就帮着干农活,没农活就跟群众拉家常,从家长里短到村级发展、从邻里纠纷到干群关系、从家庭收入到惠民政策无所不谈。

  几个月下来,村里谁家有事第一个想到的都是这个热情憨厚、身强力壮的小伙子。

  张杰也在这种面对面的沟通中,了解了村情民情,听到了最真实的想法和呼声。

  于是,他的工作也有了目标。

  

  解难题赢民心

  长期以来,老催庄面临两大难题。

  一是村里道路狭窄、高低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民出行极为不便。二是群众饮用水主要使用自家打的小水井,费力费时,水质也差。

  要想富,先修路。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迫在眉睫。

  他积极帮助村两委干部出主意、想办法、拿方案。最后,经过与村两委干部商讨,通过组织党员群众集资、争取国家扶持资金,筹集50余万元,将村内6条道路进行了硬化,真正给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

  2011年,他又紧紧抓住上级部门实施安全饮水项目工程的机遇,动员组织村两委干部积极与镇里结合,多次到上级业务部门协调沟通,争取到了安全饮水项目,打了一眼132米的深水井,并和村两委干部一道组织群众铺设管道,彻底解决了全村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

  

  用知识创财富

  老催庄盛产怀山药,村里加工企业较多,由于位置偏僻,信息相对闭塞,产品滞销,发展缓慢。

  张杰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帮助村里的永盛、永恒等怀药加工企业制作了网页,在新农村商网上发布供求信息,并积极联系外地客户,扩大了产品销路。

  目前,老催庄的怀药产品已远销东南亚等国,带动周边1万多农户走上了致富道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杰深深明白这个道理。

  他还针对村民缺乏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实际情况,与村两委干部,多次到县乡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建成了藏书2000余册的农家书屋,为群众提供了汲取知识营养的学习场所。

  “俺们现在是真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村民们深有感触地说。

  “我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只要有群众的支持,我就有信心!”采访结束前,张杰跟笔者这样说。

  据了解,任大学生村干部期间,张杰先后获得了县优秀共产党员、县优秀大学生村干部、市优秀大学生村干部和河南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班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