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笠
“M4-L生产线是一条自动生产线,生铁从这头进去,经过一道道加工热处理,走到那头,汽缸套就基本成型了。”日前,河南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姚文杰向记者介绍。“这条生产线组建于2011年,两年来,日子就像这流水生产线一样不断重复,但发展变化惊人。”
姚文杰说,中原内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支撑。2003年以来,为了增强公司的对外竞争力,中原内配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淘汰落后设备,购进先进设备。
“目前缸套四厂共有3条自动生产线,每条生产线有汽缸套加工专用设备12台、全自动清洗机1台,采用SPC控制技术,效率较以前提高了一倍。”姚文杰说,汽缸套毛坯从生产线上下来,还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如今这些处理也大多实现了自动化。
车间内的清洗设备正在清洗打磨好的汽缸套,记者在现场却闻不到任何异味。姚文杰告诉记者,污染问题曾是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瓶颈,为了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中原内配建立了污水处理系统。“用来清洗汽缸套的水都是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过的水,目前我们的中水回用率基本达到100%,一方面杜绝了水污染,一方面节约了开支。”他接着说。
近年来,中原内配牢牢把握国际内燃机配件行业的发展趋势,坚持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在巩固国内行业龙头地位的同时,加大对国际市场的拓展,不断加强与国际知名发动机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主营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