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霞(右)正在向社区老人了解社情民意。 马 强 摄
本报记者 杜 玲
“程书记,下班了?我正要去找您呢,俺家楼上卫生间又漏水了,还得请您出马,找邻居说说这事儿。”
“我家住在顶层,前不久楼下的住户在楼顶安装了太阳能,致使我家屋顶漏水,墙皮都脱落了!该咋办呢,程书记?”
昨日下午,解放区焦北街道花园街社区党工委书记程霞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遇到两位居民向她说起了自家的烦心事。
程霞所在的社区是典型的老城散居型社区,大部分居民楼没有物业管理,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是她的日常工作。程霞立足辖区楼院实际情况,在社区建立了“一老一少一服务”新机制:“一老”是指建立银龄茶坊和银龄公寓,主要为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提供日间服务;“一少”是指开办“四点半学校”和“暑期公益课堂”,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一服务”是指在社区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我们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一家有难,大家都来支援。”程霞说。该社区居民韩翠萍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丈夫体弱多病且没有收入,2009年其儿子考入河南理工大学却无力承担学费,而当时恰逢其儿子患鼻窦炎急需住院治疗。程霞知道后,自己拿出了2000元钱先让孩子看病,随后又跑到民政局、妇联、工会等部门,帮助韩翠萍的儿子申请到了3000元助学金,让孩子顺利走进了大学校门。后来,韩翠萍的身上长了纤维瘤,因经济拮据一直拖着没去医院接受治疗。程霞得知后,发动社区居民为她捐款做了手术,韩翠萍由此恢复了健康。“我真是遇到了大好人,程书记就是我亲人。”回忆起那段经历,韩翠萍忍不住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在社区扎根20多年,程霞早已把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也把社区的居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在该社区,几乎家家都知道程霞的手机号码。在同事眼中,程霞把大部分时间和心血都投入到了社区工作中。
多年来,程霞带领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全区、全市乃至全国第一: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对于荣誉,程霞平静地说:“在社区工作,要做到将心比心。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