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中站区朱村街道梅苑社区的中心广场上,群众载歌载舞,一片祥和景象。带着“党员志愿者”红袖箍的老党员郭玉琴告诉笔者,自从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以后,社区党员有了发挥作用的平台,居民群众也积极参与,在这样的社区居住更舒心了。
社区党员亮身份 志愿服务暖民心
3月初以来,中站区在社区开展了党建网格化管理活动,通过细化社区党组织网格化设置,精心打造以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楼栋长)为基本框架的组织体系,将生活、工作在社区的党员全部纳入网格党组织管理。截至目前,全区6个街道13个社区,共划分98个网格,成立网格党支部66个、网格党小组32个,实现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同时,深入开展“党员争星”“党员示范岗”和“党员志愿先锋行动”等活动,让社区所有党员亮身份、亮岗位、亮承诺、亮贡献,接受社区居民监督和评议。对无职党员开展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居民需求和党员特长,设立文艺、宣传、卫生、民调、义务巡逻等岗位,让每一名社区无职党员都在社区有了新岗位。对在职党员实行报到卡、登记卡、服务卡、反馈卡管理制度,由社区对党员进行监督,服务表现纳入年终考核。目前,全区共有1200多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认领志愿服务岗位,参与各种志愿活动3600多人次。“有困难、找党员”这句口号如今已深入中站区居民心中。
农村党员比奉献 带民致富促发展
“村里的事就是全村人的事,作为党员更应该有责任心去多尽一点力,为大家干点好事,村里发展好了,作为村民也感到自豪。”许衡街道新庄村党员张小强如是说。
为了激发农村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近年来,该区在农村党员中广泛开展了“学党章比党性,学先进比干劲,学本领比贡献”的“三学三比”活动,进一步提升党员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农村党员为民服务、带民致富、帮民解难的能力。该区通过邀请专家来村里授课、收看远程教育栏目等方式,组织农村党员深入学习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种植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全面提升农村党员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为村民服务、带村民致富、帮村民解难的能力。目前,农村党员干部已结成帮扶对子350多个,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520余个。
结对帮扶“穷亲戚” 服务群众心连心
“感谢环卫处的干部啊,这下我们增收致富有指望了。”近日,龙翔街道赵庄村村民李爱国高兴地说。中站区环卫处的党员干部近日将300余只鸡苗送到赵庄村的5个贫困户手中,并与村两委会班子、村民代表进行了座谈,认真听取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并鼓励村民进一步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
近年来,中站区进一步深化“下基层、访群众、办实事”活动,在全区广泛开展了以“区直单位联村(社区),机关干部联户,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共同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联一带”活动。5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与农村、社区困难群众一一结成了帮扶对子,他们奔走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切实拉近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距离。该区各单位分别组织党员志愿队,结合本职工作,为困难群众开展了如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科技指导、送医送药、家电维修等志愿服务活动,还重点面向特困户、受灾户、重点优抚对象、困难党员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活动,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党员干部共协调帮扶资金1220万元,帮助群众引进项目23个,修建乡村道路122.5公里,为山区群众打机井、修蓄水池5个,新建农村卫生所8个,为困难群众捐资1.7万元。
李晓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