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龙卿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纪念日,当天,100多名参加“中国梦,青年梦”暑期“三下乡”活动的焦作大学青年志愿者来到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使这个昔日安静的小山村热闹起来。白天,大学生们在当阳峪村开展调研活动,晚上举办文艺晚会与村民联欢,给小山村带来了歌声、笑声、喝彩声。
“我们每年暑假都组织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今年的活动已经准备快一个月了,目的是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促进村民与大学生的交流。”焦作大学团委宣传部部长栗岩对记者说。
“我们当阳峪村享有千年瓷都的美誉,村里有生产陶瓷的传统,是宋代名瓷产地之一,其生产的绞胎瓷最为著名,内外花纹一样。你们看到的就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当阳峪瓷窑遗址。”当阳峪村党支部副书记韩三全指着当阳峪瓷窑遗址对参观的大学生说。
随后大学生来到距当阳峪瓷窑遗址不远的当阳峪绞胎艺术瓷博物馆参观。“真漂亮,内外花纹真是一样。”看到博物馆二楼上百件形态各异的绞胎瓷器,焦作大学大一学生刘婷惊叹不已,“百闻不如一见,以前光听说过绞胎瓷,这次见到真的了,分外震撼。” 当刘婷下到一楼金谷轩工艺馆,看到工艺师正在手工制作绞胎瓷时,十分高兴,拿出手机拍个不停。“绞胎瓷的原料是从哪来的?”“绞胎瓷为何会形成五颜六色的花纹?”大学生们向工艺师问个不停。
夜色降临,由焦作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艺术学院分会同学们举办的“三下乡”文艺晚会就要拉开序幕,村里几百名男女老幼搬着凳子早早来到舞台前的广场上。20时,文艺晚会开始,朱怡娜等同学表演的群舞《开门红》一下就吸引了乡亲们的目光,赢得掌声一片。随后,歌曲《我爱你中国》、舞蹈《祖国你好》、小品《诊所风波》等节目也不断掀起高潮。
“大学生表演的节目真好看,真精彩,希望他们每年都能来。”村民韩培禄拍着手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