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智
昨日,记者走进素有豫北“小江南”美誉的博爱县,看到一条条高标准治理后的中小河流或穿城而过,或环城盘绕,纵横交错,清流潺潺,碧波荡漾,初步构成了一幅“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江南水乡美景。
“这是我们从改善县城生态环境、补充城区地下水源、减轻城区防洪压力、创建文明生态县城的战略高度,强力打造生态水系取得的成果。”该县副县长宋复生有感而发。
据介绍,博爱水系建设包括城区内幸福河、北横河、发展大道明渠、运粮河、勒马河、上秦河、上秦河补源渠、下秦河8条河流以及博爱公园、幸福湖公园、幸福河湿地公园等,整个水系规划建设实施后,将形成“一轴带动、两湖一湿地、三纵五横引领、山水融城”的河道水网架构。
该县水系建设坚持突出城市景观特色、兼顾城区防洪的基本理念,充分利用丹河水资源,合理分配到城区各河道,使城区河道的水蓄起来、动起来、活起来。该县水利局局长杨海广对记者说:“规划实施后,将新增水面面积71.78万平方米,蓄水242.29万立方米,新增绿地面积28.46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城区生态环境。”
记者沿治理后的幸福河一路走来,经过绿化、硬化、美化、亮化的沿河两岸绿树成荫,小桥、凉亭、钢坝闸点缀其间,美不胜收。
幸福河是博爱城区“三纵五横”水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引丹河水入城、营造生态水面景观、防洪除涝等功能。幸福河治理工程涉及清化、柏山2个镇,全长2.1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清淤扩宽、桥梁加固维修、河道两侧绿化等,目前已完成投资2500万元,新增水面6万平方米,防洪标准由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不仅大幅提高了城区防洪标准,改善了城区水环境,还可为南部3个乡镇10万亩耕地补充地下水源。
汽车在博爱县城东、占地350亩的幸福湖公园停下,一处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湖面展现在记者眼前。该公园修建胜景、竹韵两个入口广场,6米宽的沥青路环湖一周。博爱县防汛办主任肖艳霞告诉记者,每天晚上来这里休闲娱乐的群众达上万人。
在博爱县文化路与团结街交叉口,有一条新治理的河流叫北横河,全长1.54公里,设计为梯形河道,口宽11米、底宽2米、深1.5米,两侧各有3米宽的人行道和5米宽的绿化带。总投资962.55万元的北横河治理工程包括河道开挖、生态护坡、挡水堰、交通桥等,绿化面积1.1万平方米,景观灯104座。沿河居住的群众说:“治理前的北横河每遇大雨,污水横流,如今一河清水穿城过,两岸风景醉人心,既增强了防洪功能,又扮靓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