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冬露 通讯员陈献军、王宏昌)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辖区企业招聘信息,各类就业社保手续办理流程示意图几乎占据半个墙面,记者近日在马村区待王街道白庄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看到,20多平方米的屋内硬件设施配套齐全,服务窗口一字排开。和白庄村一样,该区64个行政村全部建成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村民就近享受职业指导、就业援助、技能培训、社会保险等服务。
自去年1月份以来,该区着力打造“阳光社保”,将所有经办的业务项目程序进行再规范,并做到“八个公开”,即办理的政策依据公开、申报条件公开、申报资料公开、办事流程公开、收费标准公开、办结时限公开、责任人公开、投诉电话等内容公开。这一系列举措,既极大地方便了参保对象办事,又将各项工作置于广大群众监督之下。
重调研,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该区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共识:狠抓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强社保基金的支撑力,提升百姓幸福指数,促进社保事业健康发展。
为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该区努力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工作流程,做到了执行政策不偏离、不走样,并将政策、法规及注意事项随时告知群众,力求家喻户晓。去年以来,该区共发放宣传资料2万多份,受理关于养老、工伤、生育保险的咨询1万多人次,让更多的群众知晓社保政策,社会保险征缴扩面工作顺利推进。
重民意,让参保者有坚实的靠山。考虑到失地农民中有大量年纪大、文化程度不高的参保人员,为使他们少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钱,该区在社保局办公区域的醒目位置公示了失地农民参保政策、经办流程及缴费金额,同时专门设立政策咨询室,安排专人负责政策宣传解释和表格填写的指导工作。去年以来,该区共为200多名失地农民办理社会养老保险,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不仅于此,该区还坚持把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推动经济、改善民生的大事来抓,实现了从城镇职工向城镇居民、从城市向乡村的全面延伸,使参保范围不断扩大,使各项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网络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