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③)骨干河道防洪标准低,大沙河、蟒河、丹河3条中型河道还没有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其他14条小型河道防洪标准均达不到10年一遇,加之近年来河道内淤积、弃渣弃土、毁堤现象比较严重,甚至在滩地上建设固定建筑物,导致行洪能力进一步下降,难以抗御较大洪水。
全市21座小型水库多数为土坝和土质溢洪道,且大多无专管机构、无专人管理、无固定通信预警设备、无雨量水位观测设施,抢险力量薄弱、物资储备不足。
低洼易涝区面积大,人口多,迁安救护任务重。小型沟河大都排水不畅,易形成内涝。
山丘区面积大,山洪来猛去速,防范难度大。现全市自西向东依次有仙神河、云阳石河等10条大的山洪冲沟,山洪灾害防御任务比较重,尽管2011~2012年在涉及山丘区的8个县市区51个乡镇(办事处)525个行政村开展了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但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仍不容忽视。
更为严重的是,因多年未来大水,使得许多人的防汛意识非常淡薄,侥幸闯关的心理非常严重,还有在防汛工程建设方面投入严重不足,欠账太多等。
以上种种情况和因素构成了我市防汛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严峻性。
今年我市防汛工作的目标是:控制中常洪水灾害的发生,尽可能地减轻超标准洪水灾害的损失。继续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总的要求是:在规定的防洪标准内,水库不垮坝,主要河道堤防不决口,平原排水畅通,洼地不成灾,城市保安全,铁路、公路交通干线正常运行,对超标准洪水有措施,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的防汛工作,牢固树立“建重于防、防重于抢”“防汛准备多一分、造成损失少一分”“宁可平时多费事、防汛之时省大事”的思想,立足防大汛、抗大灾,针对防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早部署、早准备、早行动、早落实,做到了“八个到位”。
安排部署到位。市委、市政府多次听取防汛工作汇报,5月29日,市委书记孙立坤对今年的防汛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认真落实预案,确保万无一失。”市委书记孙立坤,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深入防汛一线检查指导工作。5月2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防汛工作会议,对今年防汛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会上,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了防汛目标责任书。6月9日,市政府召开城区防汛工作会议,对城区防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抓好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实行市领导分包责任制,所有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分包11个县市区,汛前到各县市区检查防汛措施落实情况。
责任落实到位。5月30日,市政府在《焦作日报》上公布了市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各成员单位的职责,明确了全市中小型水库、中型河道、黄沁河重点防洪工程、淤地坝的责任人,将每一项工程、每一个地段、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人,做到任务明晰、责任到人,以严格的责任制保障防汛工作的落实。为扎实做好黄沁河抗洪抢险工作,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防汛指挥决策组、物资供应组、迁安救护组、抗洪抢险技术组等8个专项工作组,并细化了每个组的工作职责。
隐患排查到位。汛期到来之前,我市组织水利、河务、调水办、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集中时间、人员、精力,对全市的病险水库、坝系工程、险工险段、地质灾害易发区、桥涵设施、南水北调工程等进行了拉网式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下发督办通知,明确整改期限,要求县市区、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有力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及时消除各类隐患。
预案制订到位。针对我市防汛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市政府制订了防汛工作方案、黄沁河防洪预案等总预案以及紧急抢险、群众迁安救护、城区防汛、南水北调总干渠工程防汛、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防汛等专项预案,使预案更加详细、具体,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预案体系。各县市区、各部门、各有关单位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开展了实战演练,特别是沁北溢滞洪区、沁南滞洪区开展了群众迁安救护演练,确保预案在关键时刻管用、实用。
工程建设到位。去年冬季以来,我市以水库除险、堤防整治、河道疏浚为重点,切实加快度汛工程建设。投入资金1.1亿元,对孙村、焦庄、西孟庄、司家沟、苏庄一、苏庄二6座小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开展了温县蟒河城镇防洪工程建设、孟州市蟒河农田防护工程建设、修武县大沙河马道河段治理、博爱县蒋沟城区段治理及焦作新区段的郭村段、秦屯段、铁匠庄段治理,对部分河道水库维修整治,加高加固堤防60公里,疏浚沟河510公里,有效提高了防洪除涝能力。
物资储备到位。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备全备足防汛抢险和救护物资,做到数量充足、品种齐全、存放有序、调度灵活。同时,加强物资质量监管,对于过期的物资立即更换,保证物资质量,确保一旦汛情发生,各种防汛物资都能调得出、用得上。目前,全市已储备袋类360万条、土工布11万平方米、铅丝220吨、木桩14万根、救生衣1.1万件、救生船只25艘、电缆2.8万米、发电机组80台1900千瓦。按照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要求,已组建各类防汛队伍达4800支、28万人。
宣传培训到位。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普及防汛应急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和保护能力。特别是对黄河滩区、滞洪区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群众进行逐村逐户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组织开展市、县、乡三级防汛指挥长培训班,重点培训防洪形势、工作职责、应急处置要领等内容,提高防汛决策水平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宣传车40余辆,发放宣传单7万余份,发放迁安救护明白卡4.5万余份。
通信保障到位。市水利、河务部门组织人员,分别对相应的防汛网络、防汛异地会商视频系统及雨水情传输系统进行调试、维护,切实加强对系统的使用管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各种防汛信息的及时传送。焦作军分区和通信部门根据防汛责任分工和防汛抢险预案要求,分别明确了相应的通信保障措施和预案,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通信保障。
防汛,我们已经作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