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西汉末年,刘秀起兵反王莽,兵败东逃,从武陟境内通过,王莽带兵在后面紧追不舍。
有一天,刘秀骑马来到沁河岸边一个小山村,人也困,马也乏,又饥又渴,难以赶路,只好下马到村里乞食。村头这一家有一老汉,刚刚吃过午饭,桌子上的残羹剩菜尚未收拾,刘秀就进了屋子,老汉一听说是南阳起兵、反新朝复汉室的刘秀来求食,心中又惊又喜又担心。他让刘秀稍后一时,就赶紧洗锅生火,准备做饭。刘秀见饭菜一时难成,就说了一句“但求充饥解渴,无需过于铺张”,自己出门去,在村口大石旁的荆刺林中躲藏休息了。老汉想:我一个人在家,不善做好的,须得寻人帮助,既误事,又恐声张出去,反而不美。不如先炒点菜,再打一锅糊涂算了。于是,他在锅里添上了油,匆匆忙忙把一瓢干面倒入油锅。等他闻到糊味,才知道是忘了添水。于是,他就炒着面锅,添上两瓢水,边搅边冲,打起了糊涂。不消一会,一锅略带糊色、糊味的咸糊涂便告做成。老头用勺搅搅,觉得稀了一点,里面什么也没有可捞的,灵机一动,把自己吃剩的碎粉条丝、咸豆子、花生米、豆腐干一古脑儿倒入锅里。又饥又渴的刘秀端碗一尝,连胜叫好,一口气吃了半锅。临走,他又问老汉这叫什么饭,老汉说:“我以油锅放干面,把饭做成了茶糊色,你不但不嫌,还说好吃,干脆,就叫油茶吧。”刘秀听了,连声说:“油茶,油茶,好,好!”
据说,刘秀后来做了皇帝之后,从洛阳派人来到武陟找那老汉,因不知村名,就交待说,村头有块大石头,旁边是片荆刺林,那个老头被请进了皇宫,那个村子也改名石荆。据说就是现在的西陶镇石荆村,油茶之名就这样传开了。(摘自《龙源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