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贾长灵、翟严林)入汛以来,我县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防总的要求,精心编制完善防汛预案,认真落实防汛任务和职责,严格实行防汛工作首长负责制,构建了分工明确、科学合理的防汛保障体系。
及早部署。今年4月份,县防办开展全县范围内的排涝河道和防汛隐患大排查,对存在的问题迅速通知相关单位进行整改。针对今年严峻的防汛形势,我县制定了具体的防汛目标、措施和方案,于5月30日召开了县直各单位和各乡镇、办事处、村街负责人参加的全县防汛工作大会,对全县防汛抢险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细化责任。县防指将全县分成5个防线,分别由一名县级领导负责。6月19日,5个责任领导带领各单位、乡镇负责人对黄沁河、内涝、城区等地段进行实地认段,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发放《防汛告知书》,对各乡镇、办事处防汛工作的重点、难点、薄弱点一一细化,明确到人。各乡镇、办事处又与村组签订目标责任书,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的防汛责任体系,形成了“层层有人管、环环有人抓”的防汛格局。
加强管护。防汛工程的管护是做好防汛工作的关键,今年3月至今,县水利局先后筹资400多万元,对二干排上500米河道、4座桥涵进行了清淤疏通,对7座危桥进行了拆除修建,并投资15万元维修方陵、刘村提排站;清淤疏通黄二涝河,做好防汛工作准备。
做好培训。为提高乡镇一线防汛指挥长的科学指挥能力,我县举办了全县乡镇防汛指挥长培训班,对15个乡镇、办事处指挥长、分管副职、水利工作人员进行了防汛抢险专业知识培训,又深入各乡镇对乡村干部进行防汛知识培训,提高一线防汛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强化督查。成立了5个防汛督查组,对15个乡镇、办事处及有关单位的防汛物资储备、防汛队伍建设进行多次检查,检查结果报送县防指,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帐,明确时限,限期整改,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据了解,上级下达我县的黄沁河防汛物资储备任务已全部落实,储备各种交通车辆2.4万辆、编制袋7.5万条、麻袋2万条、铁丝47.75吨、钢材15吨、木桩30立方米、青梢1.47万公斤、草捆7.19万个、编织布4200平方米、土工布7000平方米、救生衣300件、便携式工作灯800只、电缆1600米、投光灯10只、大型机械32台;组建各类防汛队伍12万人,内涝专业抢险队1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