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共青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创新工作思路 突出品牌特色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3年7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工作思路 突出品牌特色
——我市各级团组织品牌工作盘点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团沁阳市委举办的“中国梦 青春使命”服务经济发展青年论坛。 沁 团 摄
 
   

  编者按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各级团组织按照团市委的“五化”工作思路(思想引领时尚化、工作手段有形化、项目运作市场化、基层工作特色化、队伍建设人文化)中“基层工作特色化”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共青团工作思路,打造了一批基层团组织品牌工作。

  团博爱县委

  围绕产业抓团建

  本报讯 近年来,团博爱县委将合作社团建作为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的重点领域,着力抓好由团员青年、青年典型兴办或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40岁以下青年占社员总数5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团支部建立在专业合作社上,建在产业链上,实现了富民和团建双赢的局面。一是分类引导,创新团建。组织“国家级重点职专”博爱县职专的涉农学生和30多家合作社共建团支部,合作共赢;帮扶全县200余名兼任农村团支部书记的大学生村干部创办合作社或参与合作社经营管理,独立建团;鼓励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兼任合作社团支部书记,实现青年“能人”与合作社的联建。二是部门联动,强化服务。整合信贷、科技、涉农资金等方面资源,将项目向合作社青年倾斜;加大合作社青年会员的培训力度,邀请创业典型、农业、金融等部门的负责同志答疑解惑。三是选树典型,示范带动。积极参加上级团委组织的各项合作社大赛评比,依托农村远程教育频道、青年创业讲堂等平台,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展示创业风采,吸引更多农村青年加入合作社,不断壮大团的组织。 (博团)

  博爱县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的樱桃正装箱准备外销。

  博 团 摄

  团山阳区委推进特色商圈团建

  团山阳区委组织青春创业联盟单位100余名青年开展的“摩登青春 最美微笑”大赛 。

  山 团 摄

  本报讯 为扎实推进山阳区非公团建工作,团山阳区委紧密结合全区经济发展特色,积极创新团建路径、开辟团建模式,持续推进山阳特色街圈组织团建工作。以多种活动载体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为青年搭建青春梦想舞台。

  一是创新组织模式,为青年圆“组织梦”。以摩登青年卡和青春创业联盟组织为基础,通过一卡一联盟“双服务”模式辐射带动摩登街和壹里洋场商业街街圈团建发展。成立壹里洋场商业街青年创业联盟,与20家联盟单位签订优惠协议,发行亿祥社区青年服务手册和企业商户共建志愿服务卡。并在各联盟单位成立团组织,各行业负责人兼任团工委书记,形成“团组织主导,青年自建,青年自管”的青年组织网络体系,增强商业街非公企业团员青年的归属感。

  二是发挥组织优势,为青年圆“爱心梦”。积极组织青年创业联盟单位共同参与大学生圆梦、服务南水北调拆迁、扶贫助困等志愿服务。并依托青年创业联盟成立了“企业商户共建志愿服务队”,制定志愿者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商户志愿者优势,扩大志愿者的社会影响力,吸引体制外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三是优化活动载体,为青年圆“时尚梦”。根据当代青年文化需求及地域特色,引导青年开展青年桌球大赛、青年调酒比赛、发艺形象设计大赛、“摩登青春 最美微笑”大赛、“微笑大使”评选活动、抗震救灾捐款等活动吸引商业街青年参加。

  四是扩展服务途径,为青年圆“创业梦”。积极推荐该区在带头创业、带头发挥表率作用的非公企业先进典型参加第十届焦作市杰出(优秀)青年评选,其中2人获得“焦作市优秀青年标兵”,1人获得“焦作市优秀青年榜样”称号;通过开展“青工技能大赛”,召开先进创业典型报告会,激励引导广大青年弘扬创业精神。充分依托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和“汇客中心”积极为街圈创业青年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投资信息,形成资源共享,为青年创业提供帮助。 (山团)

  团孟州市委

  志愿服务工作蓬勃发展

  

  本报讯 近年来,孟州市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为进一步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体现孟州特色、彰显志愿魅力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框架,健全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作出了积极探索。团孟州市委在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中,积极行动、创新思考,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壮大志愿者服务品牌。

  成立志愿者协会,壮大志愿队伍。2013年初,团孟州市委发起成立孟州市志愿者协会,并报经市民政局审核。经过筹备组的广泛动员、多方协调、酝酿选拔,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召开了孟州市庆五四表彰暨青年志愿者(义工)协会成立大会。目前,孟州市青年志愿者(义工)协会在全市已登记注册各类志愿者876名,其中个人会员129名,团体会员34家。孟州市青年志愿者(义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该市志愿服务工作朝组织化、规范化、事业化发展。

  发展志愿事业,创建文明孟州。半年来,孟州市志愿者服务组织在团孟州市委的指导下,相继开展了“保护生态环境 共建美丽孟州”义务植树、“学习雷锋好榜样 传递青春正能量”主题志愿服务月活动、“爱心车队学雷锋 老弱病残免费坐”活动以及“农民工子女帮扶”“少先队手拉手”“保护母亲河”“文明交通 志愿引导”“市情宣讲”“爱心助考”“三夏帮扶”等系列志愿服务,同时启动了孟州市创建文明城市全民志愿服务活动。为进一步“弘扬新风气、传递正能量”,创建文明城市作出了一定的努力。

  (孟团)

  团孟州市委举办的“争做志愿者”签名活动。

  孟 团 摄

  团武陟县委

  团员先锋抢险突击队

  积极参与全县防汛演练

  

  本报讯 武陟历年来是黄河流域防汛工作重点县,进入主汛期以来,针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强降雨天气,团武陟县委主动融入全县防汛大局,克服经济困难,投资2万余元统一购置防汛物资,组建了武陟县团员先锋抢险突击队,并积极参与全县防汛演练。7月5日,由50名团干部、共青团员组成的团员先锋抢险突击队在武陟县老田庵控导工程坝头参加了武陟县黄、沁河军民联合防汛实战演练,突击队员们牢记“防汛保安、青年先行”的职责使命,统一身着迷彩服、头戴迷彩帽,不畏炎炎烈日,积极投身防汛战斗的最前沿,出色完成了武陟县防汛指挥部交办的“抢修子埝”演习任务。

  通过参与全县防汛演练,锻炼了团员先锋抢险突击队这支防汛队伍,提高了队伍处置洪涝袭击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团员青年防大汛抗大灾的忧患意识,保证了团员先锋抢险突击队在汛情来临时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王兴杰)

  武陟县团员先锋抢险突击队在该县防汛演习现场。

  武 团 摄

  团沁阳市委举办服务经济发展青年论坛

  本报讯 五月流金处处生机盎然,青春如火锤炼精彩人生。为弘扬“开拓创新 务实重干 持续求进 转型提升”的实干争先精神,打造共青团组织服务经济转型的有效路径和载体,激发全市广大团员青年为“四个沁阳”建设进一步贡献青春力量,5月份,团沁阳市委举办“中国梦 青春使命”服务经济发展青年论坛。全市各乡镇分管共青团工作的领导、企业负责人等各界青年共480余人参加。

  论坛邀请了河南华泰印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上上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世翔、焦作崇义轻工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晓、广东兴发铝业(河南)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锡坤同我市青年进行经验交流、思想碰撞。分别以《梦想也是生产力》《在执着中确认方向在奋斗中体现价值》《品牌价值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源动力》为主题,就发展理念、商业模式、管理运营、品牌塑造、引进人才以及开拓市场等主题,畅谈创业经历和成长故事,分享自己在追求梦想之路上的收获。团市委向全市青年发出了《点燃青春肩负使命 投身发展建功立业》的倡议,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立足岗位抓实践,创新思路谋发展,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唱响服务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团中央、团省委网站专题报道了活动开展情况,沁阳新闻综合、经济生活等频道就此次活动制作专题并全程播出,各乡镇(办事处)团委纷纷召开青年代表座谈会并组织本辖区青年论坛,此次活动为企业家队伍建设、青年服务我市经济发展作出了新的探索,得到了党政领导、社会各界以及广大青年的普遍认可和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沁团)

  团温县县委

  整合资源帮助青年创业

  

  本报讯 温县是铁棍山药的主产区,该县现有青年农民合作社102家,青年种植散户800户。乘着实体化大团委的东风,团温县县委在全县100多家青年农民合作社广泛建团。通过摸排,团县委发现温县青年农民在创业初期,存在着资金少、销路窄、种植面积小、抗风险能力弱的现象,在散户中相当普遍。

  团温县县委在工作中,大胆发挥团组织与青年人联系紧密的优势,设立了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团工委,以温县最大的怀药产业企业——怀山堂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以“龙头企业+团工委+合作社+青年农民”模式,以团的力量整合产业资源,以团工委一头连接龙头企业,一头连接青年农民合作社和散户,实现青年农民和企业的产、挖、销对接,定期组织公司采挖队伍帮扶青年散户,保证青年散户的铁棍山药采挖顺利和销售渠道畅通,将铁棍山药各类资源充分整合,形成一个运转良好的有机整体。同时,产业链团工委通过创办产业技术培训班,提供产销信息,帮助青年农户解决整合土地、采挖种植技术等难题。目前,该团工委共整合青年农民铁棍山药合作社40家,青年农民280户(其中青年农民大户10家);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0余次,整合土地800多亩。切实把团的堡垒建在温县铁棍山药产业链上,为团在基层为党整合青年资源、扩大党的影响、为党与基层青年群众的密切联系夯实了基础,同时为温县各个产业链上的团建工作积极“复制”探索了成功经验。    (温团)

  团解放区委打造品牌志愿服务

  本报讯 经过多年的发展,解放区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已基本建成了组织网络健全、工作项目丰富、运行机制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如今解放区志愿者的参与范围已由团员青年扩大到一切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成员,工作方式也由短期性、集中性的青年活动转变为长期性、经常性的社会服务,形成了由区志愿者协会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全民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成功打造了残疾人“爱心港湾”“社区银铃公寓”“社区四点半学校”“爱心助学会”等一系列具有解放特色的品牌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注册志愿者3万余名,区级协会1家,街道分会9家,直属大队15支,志愿服务队伍达233支,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达2万余人次,直接服务居民达30万余人次。解放区被确定为“全国社区志愿服务示范区”,该区志愿者协会先后获得“河南省志愿服务示范站”“焦作市志愿服务市长奖”“十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

  (解团)

  解放区志愿者到建筑工地慰问农民工。 解 团 摄

  团修武县委

  积极开展帮扶关爱活动

  本报讯 近年来,团修武县委始终把关爱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和希望工程圆梦行动作为团务工作的重点,以“汇聚关爱、传递希望”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活动。

  今年年初以来,团修武县委积极整合团内力量和社会资源,推动全县20余家企业、单位与县里的希望小学结成帮扶对子,按照“志愿者团队+项目”的模式,把关爱工作项目化,把志愿者来源、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对象、工作目标具体化,通过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物资资助等形式开展帮扶活动。截至目前,团修武县委已将此项活动覆盖了全县的10余所中小学、1000余名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先后开展帮扶志愿活动100余次,募集生活用品、学习用具等物资价值8万余元,真正做到了将关爱工作常态化。

  同时,团修武县委积极开展困难青少年帮扶救助工作,先后救助大病重病青年2人,募集救助2万余元。2012年,修武县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共募集专项资金22.4万元,资助学生124名,无论是资金额度还是资助学生数量都达到了历年之最。 (任慧慧)

  修武县基层团组织走进山区学校。

  修 团 摄

  团马村区委推进青少年维权工作

  本报讯 近年来,团马村区委围绕团市委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各项部署,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力度,积极开展青少年维权帮教和扶贫助困活动,努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全区青少年维权工作更好更快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一是拓展法制教育引导力度。以学校为主阵地,在全区建立“一校一法官”工作制度,让法官进校园常态化;开展法律知识宣讲活动,组织有经验法官、律师到校为师生做法律知识讲座;开设青少年模拟法庭,借力法庭的独特魅力,有效吸引青少年学生的注意力,扩大宣传效果,营造了浓厚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氛围;完善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建设,为青少年法律维权求助提供方便。

  二是不断深化心理教育引导力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到区属中小学开展情绪管理、青春期心理、规划完美人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知识讲座,在青少年中普及心理健康理念,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三是加大弱势群体帮扶力度。主动联系辖区周边企业与区属农民工子女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保暖衣物、学习用品、助学金等爱心物资,并达成“一对一”长期帮扶协议;二是构建“以学校为主体,以家庭为辅助,以社区为纽带”的“三位一体”协管网络,通过建立学校德育网站和设立社区教育机构等途径,全面关注弱势青少年健康成长。

  (马团)

  团马村区委举办的马村区青少年心理健康进校园讲座。 马 团 摄

  团中站区委

  三项举措

  推进志愿者服务工作

  

  本报讯 今年年初以来,团中站区委通过“强组织、强项目、强队伍”三项举措,不断推动全区志愿服务事业实现新突破。

  强化组织联动,构建三级志愿服务网络。全面深化以区志愿者协会为中心,以办事处志愿者服务站为纽带,以村(社区)志愿者服务点为依托的三级志愿服务组织框架,不断拓宽社区志愿服务领域,真正为社区群众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优质服务。

  突出服务项目,提升志愿服务社会效应。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社会群众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全区各级志愿者组织积极实施城市文明、生态环保、行业文明、助学助困等志愿服务项目。龙洞办事处志愿者服务队在辖区内每一户空巢老人家中安装了“爱心呼唤器”。呼叫器的一端放置在社区老人的家中,另一端放置在社区监控室里,社区志愿者24小时值班,保证全天候服务。团区委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在劳模街小学筹建“七彩小屋”, 为农民工子女开辟了一块经常性志愿服务的阵地等。

  注重能力提升,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与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联合完成了区直机关志愿者信息采集工作,目前已注册志愿者263人。进一步注重专业性志愿者队伍建设,全面壮大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专业志愿者队伍,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每年对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者组织进行表彰奖励。 (中团)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