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古代形形色色的“间谍”
国外鼓励常回家 不靠法律靠实惠
欧美“垃圾税”
减少垃圾经验可鉴
美国富二代“拼爹”吗?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7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国富二代“拼爹”吗?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我好想成为亿万富豪,把不曾拥有的全买到手,我好想登上《福布斯》封面,微笑着排在奥普拉和英国女王身边……”

  有一家三姐弟总爱哼起这首《亿万富豪》来取笑自己的老爸——别误会,他们的老爸用不着朝思暮想做个有钱人,他如今就是世界首富,多次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也曾微笑着上过“名嘴”奥普拉的节目,还从英国女王手中接过荣誉爵士勋章,他叫比尔·盖茨。

  对盖茨3个未成年子女来说,老爸的成就似乎难以仿效。从哈佛大学辍学后,他于1975年与人合伙创办的小公司成为全球闻名的“微软”。按彭博社今年5月最新评估,盖茨个人财富价值727亿美元,重回富豪榜首。相比之下,有传闻称盖茨打算给每个孩子只留1000万美元,显得这位老爸很“抠门”。

  盖茨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并未直接回应“1000万美元”之说真伪,但坦言只打算给孩子留下“财富中极少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孩子将接受最好的教育、做自己想要的工作,但他们必须“找到自己的出路”。

  在这个现年57岁的老爸眼中,孩子们压根没必要仿效自己,他们该拥有自己的人生和梦想,而自己的财富不应成为他们的“绊脚石”。至于他的财富,绝大部分将用于他为自己后半生找到的事业——慈善。

  为什么选择慈善?慈善又给他带来了什么?从美国文化到人生思考,恐怕难以一言蔽之。不过,盖茨夫妇一直保留着婚前盖茨母亲写给儿媳的一封信,信中一句话或许能提供部分答案——“那些获取最多的人,也被赋予最多期待。”

  年逾八旬的“股神”巴菲特拥有个人财富约535亿美元,但已宣布将把大部分财产捐给盖茨的慈善基金会。对3名成年子女,巴菲特也运用起“投资经”。按其规划,每名子女最终可得到价值约26亿美元的股份,但不是一次性,而是每年一笔陆续给出。更重要的是,落脚点不是将财产分给子女用于消费或投资,而是用于慈善事业。

  上世纪90年代末,巴菲特就为3名子女分别创建基金会,让他们各自发展自己的慈善事业。巴菲特会具体指导子女怎么花钱吗?不会,但子女们深得父亲真传。第一,钱要用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有人帮助穷国农民提高粮食产量、减少饥饿,有人支持早期儿童教育,也有人致力于提高妇女地位、减少家庭暴力,总之都是兴趣所在。第二,用钱也要认真负责。为此,儿子霍华德常前往贫困地区,有些地方安全形势堪忧,他一般在回家之后才告诉父亲。为更好理解农民需求,他自己也会在伊利诺伊州种玉米和土豆。“从他(父亲)身上唯一感到的压力就是,我们花钱要花得聪明。”霍华德说。

  巴菲特的另一个儿子彼得是音乐家,对慈善“副业”同样投入。用他的话说:“我们获得这样一个令人惊奇的机会,可以在力所能及之处带来一些改变。作为父亲的孩子,我们可不能只想小事。”

  美国富二代“拼爹”吗?仅凭盖茨或巴菲特的个案,无法给出一个完整、客观的答案。富豪子女一掷千金、花天酒地的八卦新闻不鲜见。另据美国能源部监察部门近日报告,一名高官被发现帮自己3名上大学的子女获得该部门的暑假实习机会,违反规定,受到处理。

  纵观美国社会,所谓“天下父母心”,无论是富豪阶层、中产阶层还是广大草根,都希望子女能过上理想生活。只不过,人们对“理想”二字的解读千差万别。个人奋斗并取得成功至今仍是“美国梦”宣扬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盖茨或巴菲特们的选择或许传递出更多的信息。 青 时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