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焦作青年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第一批“一赛一节”志愿者
开始面试
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启动
禁止集体补课 严防溺水事故
全市2013年大中专学生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启动
四年,十五项国家专利在手
团天津市委领导来焦调研共青团工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年,十五项国家专利在手
——记市十大杰出青年、赵固二矿机电科员工张金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通讯员 贾平乐 邱新平

  4年来,他用精湛的技术,处理了一个又一个高难度机械故障,为企业挽回了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4年来,他醉心发明,有15项创新成果获国家专利,其中1项发明填补全国煤炭行业空白。

  曾经,他是这个舞台上的“舞蹈者”;如今,他是专业的“领舞人”。

  他,就是河南煤化焦煤集团赵固二矿机电科机电设备维修工张金富。

  勤奋踏实 成就梦想

  “4、5月份我有三个收获:一是收到第1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二是获得了焦作市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三是获得了省煤炭系统‘十大能工巧匠’荣誉称号。”5月20日,张金富在接受采访时,显得格外兴奋。

  2008年8月,张金富来到赵固二矿当上一名维修工。此后,他几乎天天有创新、月月有发明。2011年1月至10月,他连续进行“采煤机综掘机液压管防爆防脱装置”“矿井风门气动控制闭锁装置”“机械化矿井自动水闸门”“矿井气动阻车器”“机械化矿井胶带大巷自动化控制风门”等10余项创新发明,且全部获得国家专利。

  2011年10月,赵固二矿井下一台EBZ230型综掘机出现故障。厂家开口就要450万元维修费,且修理时间长达4个月。面对进口的综掘机,张金富暗下决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他没日没夜,废寝忘食地研究,经过80天的攻坚战,终于将重达85吨的综掘机组装完毕,并一次试机成功。

  爱岗敬业 硕果盈枝

  2010年8月,张金富前往全球三大液压机械制造公司之一的美国派克汉尼汾公司上海分公司学习。

  在培训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20天后,他找到主管培训的美国派克汉尼汾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总工程师,主动请求结业考试。对方一听,连说“NO!”张金富急切地解释:“我们矿很快就要试生产了,现在矿上正是用人之际。我已经全部理解掌握了这次培训的内容,请相信我一定能够通过考试!”

  用20天时间学完3个月的功课,就这样,张金富拿到了由美国派克汉尼汾公司总裁亲笔签名的结业证。他掩藏起激动的心情,心里惦记着矿上的设备,当晚便踏上了返矿的归途。为了传承技艺,矿上成立了“张金富创新工作室”。在这片天地里,“井下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悬臂式掘进机触摸屏远程控制装置”“乳化液行走破碎机”等15项国家专利孵化而出,创新了40多项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用心做事 勇于突破

  哪里有障碍,哪里就是张金富创新的突破点。“只有用心去做,才会越做越好。”他常这样说。

  2012年3月,全省独一无二的赵固二矿大采高工作面因为顶板松动,需要一种名叫波雷因的强力化学浆液加固顶板,充填采空区。由于井下条件限制,每桶28公斤重的化学浆液全靠员工肩扛,需走上千米,才能运到工作面,一天的用量最多可达800桶。

  为此,时任焦煤公司副总经理的贾明魁给张金富下达任务:“你是咱们矿有名的发明家,能不能研制一种远距离输送装置,把化学浆液送到工作面?给你5天时间,一定完成任务!”

  艰巨的任务面前,张金富大胆创新,勇于突破,白天泡在机修车间里反复实验,晚上就在网上和图书室里查阅资料。经过连续4天的探索实践,“远程波雷因输浆装置”诞生了。经过推广使用,该创新成果不仅有效代替了员工体力运送,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