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高考结束后,寒窗苦读的考生们终于可以放松精神了。于是,同学朋友间的聚会、感谢恩师的宴会、提前选购上大学的“装备”、结伴游山玩水等活动也逐渐频繁起来。许多商家纷纷瞄准“考生大军”开动脑筋,使“后高考经济”逐渐升温。
“谢师宴”“散伙饭”继续升温
记者在我市多家饭店走访发现,“谢师宴”“散伙饭”持续升温,很多饭店为了招揽生意,专门为考生们量身定做了各类套餐。据解放路一家饭店服务人员介绍,近日,饭店“谢师宴”“散伙饭”的预定量骤增,其中600元~800元一桌的套餐最受欢迎。
随后,记者又走访发现,借着高考做文章的饭店还真是不少,有些饭店更是下足了工夫,在菜品和菜名上不断出新。一位饭店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夏天是餐饮业的淡季,但就近半个月的情况看,我们确实沾了考生们的光,生意还不错。”
旅行社主打“学生游”线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考结束后,很多考生选择外出旅游放松身心、开阔视野。走在大街上,各大旅行社的“学生游”广告比比皆是,宣传单铺天盖地。在塔南路一家旅行社,记者见到了考生李晋豫,他告诉记者:“高考分数线公布以后,心里就踏实了,今年考得不错,家长也高兴,于是就约了另外三个同学去杭州旅游。”
记者在我市多家旅行社了解到,高考过后,前来咨询旅游线路的家长和学生络绎不绝,众多旅行社纷纷针对高考生精心策划了一些线路。某旅行社经理李芳告诉记者:“几乎所有的旅行社都推出了特色学生游,其中华东、云南、桂林、大连、港澳路线比较受欢迎。7月将是学生旅游高峰。”
数码产品受“准大学生”青睐
除了聚餐、旅游,购买数码产品也成为许多“准大学生”非常热衷的一件事情。记者在我市各大手机卖场和数码产品商场看到,新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很受考生们的欢迎,一些家长为了奖励孩子,纷纷慷慨解囊。
民主路上一家手机专卖店的导购员表示,高考结束之后,“准大学生”们成了手机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大都瞄准了价格不菲的新型智能手机。据了解,“准大学生”的消费市场预计在7~9月份最为火爆,这三个月的营业收入将比其他月份收入要高。
后高考消费,家长须理性引导
完成了高考,考生们尽情地放松、娱乐、消费,好像要把十几年的压力一下释放,而且所有的开销只管向家长伸手要。
殊不知,孩子们的潇洒可苦了个别家长。市民牛女士向记者诉苦:“从高考完到现在,我儿子几乎就没在家吃过饭,游泳、聚餐、唱歌,活动天天安排得满满的,有时候半夜才回家,平均一天至少消费100元。”
“考生在经历完紧张的高考后,适当放松的确可以调整身心,但放松应该张弛有度。家长应根据家庭经济条件给考生选择礼物,‘后高考经济’应回归理性,切不可盲目攀比。”河南理工大学人文政法学院教授张付领表示,高考过后,家长应注意孩子生理、心理健康的引导,不可放纵孩子,让其暴饮暴食,打乱正常作息规律,没有节制地消费。他建议高考考生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也可以提前感受大学氛围,这对其日后的大学生活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