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工会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多氟多公司荣获
“河南省企业工会工作十面红旗”称号
沁阳市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行动
中站区贯彻落实省总工会
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精神
构建和谐大家庭
图片新闻
修武县
加强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
焦作建工集团工会
组织健康安全知识培训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田野上书写奉献之歌
——记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优秀科技工作者田定庆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李新和

  他是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纪检监察室主任,今年43岁;他始终和职工一起,奋战在工作一线,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奉献精神,在广袤的田野上谱写着奉献之歌。他就是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的田定庆。

  大学毕业的田定庆,刚走上市农林业工作岗位时,就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工作专业性很强,如果没有专业知识,没有娴熟的技术,就无法胜任。于是,他十分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无论工作再苦再累,从没有放松业务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努力把自己培养成行家里手,提高为农民服务的水平。

  在原林科所科研科工作时,他虚心向老同志和广大果农请教学习,还省吃俭用,购买订阅了大量专业图书资料,废寝忘食,刻苦学习。就这样,不到一年时间,他便独当一面,在温县黄河滩区陆庄村指导苹果树的施肥、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收效十分明显,每亩增加效益近800元。由于工作需要,组织上调他到开发科工作,当地果农听到消息,苦苦相留,并自发组织为所里送来了锦旗。

  开发科研搞食用菌生产,对他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行业,但他在接到任务后,没有退却,边工作边学习,自己又掏钱订阅了《中国食用菌》《食用菌文摘》等杂志,根据所学知识,指导沁阳市王曲乡香菇种植基地提高生产技术,为王曲乡培养了一个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产业。

  植物组织培养、无病毒苗木的生产,是一个技术含量极高的产业。原林科所在准备成立无病毒苗木快繁中心时,就考虑到了爱学习、肯钻研的田定庆,指定由他负责组建并具体实施生产。他不负众望,查资料、找信息、请专家,通过几年的钻研,带领全科室人员完成了葡萄、大枣、“四大怀药”的脱毒快繁工作,先后在马村区、武陟县、温县开展了甘薯无毒化栽培实验,填补了我市无毒化栽培技术的空白。

  农科所和林科所合并成立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后,他被任命为纪检监察室主任。虽然到机关工作了,但他的心时刻牵挂着一线,经常和职工一起,深入田间地头,向新来的年轻人传授技术,现场指导。在寒风凛冽的冬天,他亲自下地碎土、打垄。在他的带动下,一些昔日的“卫生田”,硬是被养成了亩收入5000余元的创收田。特别是近几年,在他的带领下,该院建立了博爱县金城乡白马沟村千亩油桃示范基地、中站区龙洞街道寺后村新品种示范点。他有时一个月、有时一周进一次果园,指导果农采用最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工艺抓好生产,累计为果农增收100余万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