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夏日荷花别样红
河南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团的
十七大精神豫西片区会在焦举行
导 读
解放:特色商区驱动经济转型
突出生态建设 促进经济转型
张文深昨日出席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暨
企业服务工作会议并到市发改委调研
走俏瓜市“小黄宝”
农技专家到田间
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座谈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武陟: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指数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7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陟: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指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董柏生 本报通讯员 李骏鸣

  日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八届中华慈善奖颁奖典礼上,武陟县村级慈善工作站建立项目荣获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称号。这是该县继去年荣获第七届中华慈善奖之后,再次获此殊荣。

  从颁奖典礼上传出讯息,2012年,该县352个行政村全都建立了慈善工作站,实现了慈善工作的全覆盖,共募集善款637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2万人次。“政府保障+慈善救助”的“武陟模式”引得广泛关注。

  具有武陟特色的慈善救助,仅是该县关注民生问题、提升民生福祉的一项举措。近日,记者走进武陟城乡,在感受武陟柔性慈善刚性关怀的同时,也真切地体会到了武陟县委、县政府以民为本,持之以恒推动解困民生向普惠民生、幸福民生攀升的强烈情怀。

  超七成财力惠及民生

  入夏以来,武陟县仰韶文化公园、覃怀公园、怡心苑3个公园相继建成对公众开放,这是继今年元旦该县向公众开放武德广场、迎宾苑和龙兴苑2个公园之后,又开放的3个公园。一年多时间斥资20亿元建成1个广场,整治3个入城口,开放5个公园,新建、改造20条道路,武陟的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幸福宜居正在成为武陟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4月24日,全省新农合管理现场会在武陟召开,推广武陟经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该县新农合参合比例达到99%,走在了全国前列。2012年,该县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次均费用较2011年下降51元,农民住院实际补偿率达到56.4%;门诊统筹次均费用降低32.9%,加上该县推出的“健康一卡通”服务和“十免”服务,使得群众的就医环境极大改善,就医负担大大减轻。不仅如此,2012年,该县在2011年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每年列支1000万元为全县80岁以上老人发放50~500元敬老补贴。从这年4月1日起,该县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40元提高到3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400元提高到180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由每人每年3000元提高到4200元,分散供养由每人每年1500元提高到2100元。实施惠民殡葬,全县居民基本火化费用全部免除,年免除费用达260万元。

  2012年,武陟县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亿元,全市第一。全面取消药物加价,推行了“先住院、后付费”服务模式和按病种限价付费改革,群众受益1252万元。出台了《武陟县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和《门诊救助细则》,探索出了一条大病救助的新路子,减轻了贫困群众的医疗负担。去年,该县共救助民政对象6800名,报销大病医疗费达590万元;扶持100户倒房户重建新居,实施了4.4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改造11所校舍,建成公办幼儿园14所。

  记者在武陟采访时注意到,2012年,是该县民生项目最多、投入最多、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实施了十大民生实事、十大民生工程、十大城建旅游工程和十大道路工程,全县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72.6%。

  用超过七成的财力投入民生,彰显的是武陟县委、县政府努力让人民生活得更好更幸福的民本执政理念。

  慈善之光闪耀乡村

  武陟县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广大城乡居民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传统意义上的看病难、养老难、上学难等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但对因灾致贫、因病返贫的群众如何救助,成为摆在该县县委、县政府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2011年,该县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保障+慈善救助”的“武陟模式”,坚持县委、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慈善网络,开展助学、助医、赈灾、济困等救助项目,县财政一次性拨付每个村1万元启动基金,拿出近400万元,扶持15个乡镇352个村全部建立慈善工作站,实现了慈善工作的全覆盖,共募集善款637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2万人次。

  随着村级慈善工作站的全面普及,该县农村义工队伍如雨后春笋不断发展壮大,农民自发成立农村志愿者服务队、农村爱卫义工队、乡邻互助义工队、助教留守儿童义工队、关爱空巢老人义工队等义工队586支,发展义工8791名,为22860名“五保”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困难优抚对象等提供生活、技术、创业、学习等义工服务。

  该县坚持把慈善事业作为民生保障的有益补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救助活动,先后实施了“慈善助学——圆梦行动”,资助贫困大学生2076名;“为生命续航”项目,救助1816名重大疾病患者;“共沐蓝天计划”,对全县450名孤儿每月给予360元的生活补助,投资100万元筹建了儿童福利院;“输血变造血”帮扶项目,帮助1500户困难家庭发展家庭副业,实现脱贫致富。

  该县党政领导干部也纷纷加入慈善事业,近千名科级以上干部与4500户贫困户、留守户、老党员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在全县开展了“情暖农家”活动。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千名干部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5252条,送物品20587件、现金300多万元。

  慈善工作的普及,不仅有效整合了社会资源,改善了民生,让群众时时刻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而且弘扬了新风正气,维护了社会和谐。如今,慈善工作已经成为武陟民生的“防护网”、困难群众的“及时雨”、社会安定的“稳压器”。2011年以来,该县信访量大幅下降,连续3年获得全省平安建设、信访稳定先进县称号。

  民生路上不停歇

  “改善民生,不断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是执政为民的永恒主题。我们认为,抓民生幸福就是抓发展,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好民生保障。”武陟县委书记常鸿说。

  2011年以来,该县以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靓城市、做活商贸、做大旅游、做好民生为重点,全面启动了舒适宜居之城老城区、转型崛起之城城北重工业区、新型工业之城产业集聚区、魅力文化之城嘉应观景区、活力开放之城詹店新区、和谐田园之城妙乐寺塔景区、现代生态之城木栾新区、创新创业之城陶封工业区等“八区”建设。这“八区”,涵盖工业、农业、城建、旅游、民生,项项关乎百姓福祉。

  今年年初,在武陟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县委副书记、县长闫小杏郑重向全县人民承诺,2013年将强力实施20条道路工程,扎实推进20项城建旅游工程,为民兴办20项民生实事,全面落实20项强农工程。

  该县为民办实事包括,实施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建设5个乡镇卫生院病房楼,完成12个乡镇卫生院取暖工程;完成9所学校校舍改造工程,在木栾新区迁扩建1所中学、1所小学,在城区改扩建1所小学,新建、改扩建18所幼儿园,免除3500名焦作护理学校和职教中心学生学费;完善乡村两级文化设施,举办150场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放映电影4224场;建成1830套公租房,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亿元以上,开工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新建、改建4个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完成劳动力培训8500人,迁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发放80周岁以上老人敬老补贴,建设老年公寓和高标准敬老院,启动老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政策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免费为婚育夫妇开展优生健康检查。

  这一项项内容具体、细微的民生工程就像一把把巨伞,为百姓遮风避雨,为群众送去关怀和温暖,让广大干部群众感受到暖暖的民生关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下一步,该县还将逐步出台失地农民保障办法、拆迁居民补偿安置办法等一系列保障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和措施,构建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们相信,随着武陟县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群众得到的实惠将会越来越多,生活会越来越幸福。①5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