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她,本科毕业后,毅然选择了到基层工作,服务家乡。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从一个爱哭鼻子的小女孩,通过不断磨炼,成为一个领导满意、同事佩服的街道干部。
她,就是新区李万街道党政办主任马晓杰。
2011年,马晓杰从河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后,放弃了高薪聘请她的企业,毅然来到新区李万街道。生在焦作长在焦作的她,决心要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家乡,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家乡。
刚刚走出校门,没有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的马晓杰被分到了办公室。刚上班没几天,就赶上了三年一度的村两委会换届,这在农村绝对是件大事。看似简单的投票选举,之前却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而且要求非常严谨,容不得半点马虎。马晓杰和同事们一个村一个村去摸底调查、张贴公告,一张一张地清点选票、盖章密封,所有步骤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有时候一天下来,跑得腰酸腿疼,口干舌燥。有同事心疼她,劝她请假休息两天,可她却坚定地说:“越是烦琐的工作我越要干,越是难啃的骨头我越要肯,这不算什么。”
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每天要面对各式各样的人,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初来乍到的马晓杰一开始还真有点不适应,大到筹备会议、总结各种材料,小到修水管、换灯泡,事事都得操心,这对一个生活和工作经验不太丰富的姑娘来说真是个不小的考验。面对这些,马晓杰从不喊苦叫累,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向老同志请教,总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办好每一件事情。
她所在的街道涉及大大小小项目40余个,除了每天的正常事物,服务项目也是一项重要工作。为此,马晓杰可没少吃苦,也没少掉眼泪。有些项目涉及拆迁,需要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但个别群众不理解,冷嘲热讽,甚至粗口谩骂。刚开始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马晓杰无言以对,泪水总会止不住地流。后来领导鼓励安慰她:“这也是你工作的一部分,要想迅速成长,就必须坚强地面对。”
从此以后,马晓杰更加坚强了,再遇到类似情况,她总是默默告诫自己“一定要学会坚强”。她主动与拆迁户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待那些出言不逊的村民她总是笑脸相迎。为了加快拆迁进度,她一趟趟往村民家里跑,帮助村民做家务,和群众唠家常,热心询问群众的困难,慢慢地,她便和群众打成了一片。
去年10月,由于工作出色,年仅23岁的马晓杰被提拔为李万街道党政办主任。都知道办公室主任不好干,做一个年轻的女办公室主任更是难上加难,可她硬是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这一份重担。
曾经有人问马晓杰:“选择基层这条路,后悔吗?”她总是坚定地摇摇头说:“选择了就不后悔。这是一种经历,一种磨炼,是人生难得的财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年轻的基层干部,我一定会再接再厉,干好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