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婧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7月3日,当杨华满脸疲惫地走进家门时,已是凌晨4时。辗转反侧,昨晚集中执行的几个案件不断在脑海中回闪。
杨华是沁阳市法院执行一庭庭长,也是目前该市法院唯一战斗在执行一线的女干警。
“只有将生效的法律文书执结,才能对得起打官司的群众,否则一切都是空谈。”犀利的眼神,1.72米的身高,杨华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刚毅。
面对拒不执行的“老赖”,杨华敢于碰硬、斗智斗勇。在一次执行工作中,杨华与干警们刚走到被执行人的家门口,没想到被执行人提着刀子冲出来威胁道:“看谁敢来我家。”
“如果今天就此让步,这个案件以后将更难执结。我是女人,对于被执行人来说,对抗性不强。”在干警们停下脚步的瞬间,杨华毅然走到被执行人的面前。
此时,情绪几近失控的被执行人将刀架在了杨华的脖子上。看到丈夫的举动,被执行人的妻子也上前劝阻。就在大家想方设法解救杨华时,杨华坦诚地对被执行人说:“我们都上有老下有小,这一刀下去,后果怎样你想过吗?”接着,她又与被执行人聊起了家人和孩子,被执行人的情绪渐渐稳定了,手中的刀也放了下来……最终,此案被强制执结。
“干执行工作就是要把好最后一道关,公正、合法、及时地执结每一起案件才能对得起当事人对法院的信任。”从干执行工作起,杨华就给自己定下规矩:只要当事人打电话,提供有效线索,立马去人,毫不含糊。
一位被执行人因为500元的抚养费,一直躲避执行法官。在得到被执行人回家的线索后,杨华与干警们一起前往执行。远远地看到干警后,被执行人撒腿就跑,杨华和干警们紧追不舍。越跑越累,几个男干警渐渐落在了杨华身后,“我练过体育,知道最后的坚持很重要。”杨华用毅力击败了被执行人。被执行人跑不过杨华,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说:“让我歇会儿,为了几百元钱,你这样拼命至于吗?”第二天,这个案件就被顺利执结了。
一说起案子杨华就精神十足,提起家人她却难掩心中的愧疚。她说,自己不是好女儿,也不是好母亲。当杨华的母亲突发重病最需要女儿时,她却在赶往外地执行的路上。执结案件后,杨华回到母亲的病床前,愧疚地抱着母亲痛哭起来;多年来,杨华很少在孩子的学校露面。“乖,别人问你妈妈是谁,你千万不要说。”遭受过被执行人威胁的杨华,不愿因为自己的执着让家人受到任何伤害。
杨华用行动敬畏着胸前的国徽和天平。她说,我从不敢懈怠,与被执行人拼体力、拼智力、拼心理、斗智斗勇,我要用行动书写对人民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