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应是一个求真的世界
【事件】32岁的德国人雷克因为硕士毕业论文的缘故,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微博上,他抱怨看不懂中国的微博情绪。德国人开微博,主要是把它当作个人社交工具;而中国的微博很关注政治新闻,容易在微博上渲染情绪,微博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论战的战场。
【观点】中国人在微博上关注政治新闻,是公众在现实生活中参与政治的渠道显得狭窄,于是网络成了一个重要的舆情出口。然而,抬杠、盲目站队、诋毁、打压、咒骂之能事,早已让人领教了微博空间的浮躁。其实发,布消息、展示才艺、广交朋友等多种功能意味着,微博是网络时代了不起的创造,它应该是追求真相、传播道理的平台。一味胡搅蛮缠,或热衷于搞人身攻击,只有对抗而拒绝对话,如此,真是可惜了这个好平台。 ——《嘉兴日报》
到台北故宫参观“请小声说话”
【事件】笔者在驻点采访即将结束之际,专门抽出一个下午去了一趟台北故宫。但是,在台北故宫的那个下午,我却感到异常憋闷、难受。不是展品不够好,不是服务机构有何过错,而是身边往来的大陆游客素质之差,实在让我受够了,我很想当场就对他们大吼一声:闭上你的嘴!请文明一点!
【观点】台湾媒体去年曾在台北故宫专门抓拍不文明游客,虽然没明说专门针对大陆游客,但各媒体都明白说的是谁。有时,不是别人要歧视我们,而是我们有些人的不文明行为实在应该被歧视。去旅游,绝不应该只是游风景,还要“游”人家的文明,学会文明。
——《晶报》
变味的补习班
【事件】暑假到来,各种各样的中小学补习班出现了。日前,记者以大学生找暑期兼职的理由暗访了南京市江宁区一些暑期补习班,发现这些补习班质量良莠不齐,有的补习班“老师”只管自己玩手机,并不理会在一边玩耍的孩子,补习班仿佛成了“托儿所”。
【观点】这些年,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口号喊得一年比一年响亮,但学生身上的课业压力似乎也没减轻多少。好不容易有个别学校真心想给学生减减负,一些家长却不淡定了:孩子哪能这么放松?学习退步怎么办?考不好怎么办?这样一来,就算孩子们幸运地躲过了暑假作业,却终究躲不过暑假补习班,好好的假期都让家长们给毁了,真替孩子们感到累!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