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名师》一书,宛如一块璞玉,历经18个春秋的精雕细琢,终于和读者见面了。
曹雪芹这样形容他的《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而我写的这部书稿,字字句句不仅仅是血,还有火、有泪、有汗、有爱、有恨。
是血与火的悲壮;是汗与泪的辛酸;是爱与恨的呐喊,凝成这部30余万字的小说,展示了自清末至改革开放年代100多年间的风云变幻,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特色风貌,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气壮山河史诗般的人生之歌。
我的少年时代,曾生活在四川万州。那时正处在黑暗与光明交界处。记得8岁那年,当时我已上4年级,一天,父亲领我去逛书店,在万州二马路桥头书店里,在一排排堆满书籍的书架上,我抽出一本《格林童话》,书中神奇的故事像磁铁一样吸引了我。父亲看完他所爱的武侠书后将要离去,回头看我还在埋头看书,喊了我几声,我竟然没听见,直到父亲来到我跟前,看我入迷
的样子,摸着我的头说: “天智(我的小名),你看啥书这么入迷?” 这时我才从书中走出来,仰头望着父亲说:“爸,我正看呐,看你。” 父亲看我这么爱书,笑着说:“你想看,我给你买。” 我点了点头,随即父亲给我买了那本书。那一瞬间,我幼小的心灵中萌生出“要是我也能写出一本书该多好” 的想法。以至于后来的岁月,经訾有信先生启蒙和张弦、赵文超老师的点化,还真写出了几本书。而影响我最深的当是我的父亲王思恭,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和胸怀坦荡、无私无畏的人格,令我敬仰、崇拜,是我人生的航标,生命的灯塔。他常常谈及曾祖、祖父当年怎么仗义疏财、济世救人,祖母怎么贤惠仁慈、和睦乡邻,谈及当年他怎么学拳、打擂,从军参战的神奇故事,这一个个传说、故事留在我的记忆里,常常出现在我眼前、梦中。当我完成《黑玫瑰》长篇小说书稿后,请父亲阅审,他当即在我书稿上方写了“祝我儿写作成功”。短短几个字,给了我多大的鼓舞啊!两年后,这本书终于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向全国发行。而后我加入了河南省作家协会。当我把这一喜讯告诉父亲时,父亲开怀地笑了,说我有出息,并挥毫书写赠我“大器晚成” 条幅。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之后不久,父亲带着他对人生的感慨和遗憾走了……
后来的岁月,生活的艰辛,疾病的折磨,家庭的不幸,曾给我写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困难到连稿纸都是别人施舍的。但当我忆起父亲的临终遗言“把我的太极人生写好”,这个重托使我的写作激情再次点燃,我把父亲给我讲的,所记录的,片片断断整理又整理,和父亲相处的60年间的生活琐事梳理又梳理,在心里列了一个不成形的提纲,以父亲的人生轨迹为一条主线,将与他有关的人和事构成一条副线,相互穿插、交相辉映,塑造了王德方、王定邦、王思恭、
陈发科、陈一雄、陈小旺、何广位等武术界人物英雄群像,塑造了历经人生磨难、苦不堪言的老一代巾帼英雄:赵秀清、赵世英、李宝珍、何晓珍、訾晓荣的苦难人生,塑造了活跃在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不同人物:訾有信、赵英魁、王江、张三昆、张弦、王法汤、郑跃等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也鞭挞了做尽坏事、丧尽天良、灵魂肮脏的可怜虫的丑恶面目,深刻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
汉奸走狗的滔天罪行。这些构成了这部《太极人生》的摩天大厦,设计精美,构思奇特,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宛如一处处风景、一幅幅油画、一个个雕塑、一曲曲颂歌呈现在世人面前,令人赏心悦目、峰回路转、回味无穷……
人生的意义,不在索取,而在奉献;不求轰轰烈烈,但求清清白白;不求高官厚禄,但求平平安安。人生之美,在于对事业的执着,对爱情的忠贞,对生命的热爱。奋斗的人生才是理想的人生,幸福的人生,真正的人生。
亲爱的读者,当你读完这本小说,你是否思考过人生涵义?人生真谛?人生价值?人生信条?人生哲学?答案在哪里?答案就在这本书里,答案就在作者用18年心血和汗水甚至用一生的忠诚、挚爱和一颗执着善良宽容的心铸造成的《太极名师》一书中。
在成书过程中,曾得到各级领导、亲朋好友热情支持、鼎力相助。借书稿出版机会,向曾经鼓励过我、支持过我、帮助过我的至爱亲朋表示由衷的感谢和真诚的问候。祝他们家庭和睦,事业成功,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