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怀药”乃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四种药用植物的总称,因我县古属怀庆府管辖,故史称“四大怀药”,都位列44种“国药之宝”,是发现较早,适应症较多,用量最大,配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中药材,为保护人民健康做出了历史贡献。
我县属黄河、沁河淤积平原,土壤富含腐殖质、矿物质、气候适宜,水利条件好,种植四大怀药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是四大怀药的原产地和集中产区。经现代科学化验,四大怀药有效成分含量远远高于外地产品。我县夏属覃怀,周为怀邑,汉至唐为怀县、怀州,做过河内郡府。春秋时期,山药、地黄即为贡品。汉代张仲景研制出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怀药已被广泛使用。《神农本草经》及后世各种“本草”均注明地黄、牛膝、菊花、山药以怀或河内为佳,医生处方多在药名前加“怀”字。怀,指的就是怀邑、怀县。明清之后,怀指怀庆府,怀药生产也逐渐向温县、沁阳发展,但仍以我县为核心产区。有史料表明四大怀药一直作为贡品进献历代王朝。“四大怀药”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传统的养生保健价值以及综合经济价值以成为怀川地区的重要品牌,享誉全国。2007年2月“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