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何破解城市道路拥堵困局事宜,本报记者昨日走访了住建、规划、城管部门,求医问药。
道路拥堵,乃不争事实。其原因何在?路网结构不合理,是造成我市道路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路网结构的问题需要通过规划进行调整优化、完善路网布局,形成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相互衔接的良好的城市道路网络。”市城乡规划局党组成员、副调研员瞿明松说,“我们要加快快速路的系统建设,将林邓线、东海路、中南路、南海路建设成为城市的外环快速路,以满足外部过境交通的需求,避免过境交通对城市内部交通的干扰。将中原路、牧野路建成城区内部的快速路,既加强新老城区之间的联系,同时又疏解老城区的交通。快速路与外围的高速路、主干路相连接,构成快速的交通体系。”
昨日上午,记者在站前路看到,往东到焦东路丁字路口,下班的人潮、车流在这里汇集,由西向东驶来的车辆在这里向南北分流,可以想象,在高峰期势必更容易造成拥堵。家住轮胎厂家属院的张成斌介绍,虽然他骑的是电动车,但是也必须绕着走,因为一旦堵车,电动车在这里也寸步难行。
据了解,造成我市断头路多的原因,多为历史遗留问题。因为早期城市规划不到位,道路需要到哪就修到哪里,结果现在我市仅主干道就有塔南路、焦东路、南通路、站前路等七八条“断头路”,次干道“断头路”更多。“断头路”的距离虽然不长,但其对人们出行的影响的确很大,很多人因为这几十米的障碍过不去而需要绕行几公里路。塔南路到太行路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出租车司机蓝绪渺告诉记者,只要高峰期拉到经由塔南路往太行路去的客人就很头疼,不仅绕得远,而且路上车流量大,很浪费时间。
次干道是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像人体的毛细血管,与主干道相辅相成,作用不可小觑。由于“断头路”造成的主干道、次干道无法贯通,势必造成大量的人流、自行车流、摩托车流汇入主干道,加剧了交通拥堵,也经常造成安全事故。因此,打通“断头路”完善路网意义重大。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市早在几年前就已开始实施“断头路”治理工作,经过努力,已成功将城丰路“断头路”打通,由和平街通往塔南路、山阳路的工程正在实施过程中。
我市老城区出现“断头路”的路段达18处,数量之多是不争的事实。有关部门建议,打通“断头路”,改造“卡脖子”路段、错口路,一一解决这些断点、堵点、瓶颈,强化南北城区道路连接,形成合理的城市路网结构。东西向道路:打通和平街向东至东苑路向西至普济路;打通建设西路、工业路。南北城区道路连接线应主要打通或扩宽道路:打通果园路,北至北环路、南至站前路;打通扩宽新华街向南至建设路;扩宽民主路,并向南与民主南路连接;打通或曾修辅路使塔南路向北与塔北路连接;打通焦东路向北与北环路连接;打通东苑路向北至北环路、向南至工业路。此外,老城区内要拓宽主干路,民主路现在只有单向的两车道,解放路、塔南路在老城区的道路宽度都不够。新城区内要加快南水北调工程两岸的运河南路、运河北路建设,理顺新区的道路网络。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我市民主路拓宽的计划已酝酿成熟,拟做双向四车道,条件成熟即可施工。
“断头路”,如何不断?“下一步,我市将以打通塔南路至太行路的工程为主,缓解我市交通压力。”市住建局城乡建设科负责同志说,治理一条“断头路”征地拆迁花费的资金,往往是这条道路建设成本的三倍,造成了部分规划道路由于征地拆迁问题得不到解决,项目用地难于落实;资金缺口大,影响了项目的开工建设和施工等。由此可见,我市的“断头路”建设正处攻坚阶段。
马路市场不仅影响市容环境,更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多次治理多次反弹。如何让治理马路市场工作取得长久效果呢?我市城管部门给出的答案是:结合我市现状,坚持一手抓依法取缔,一手抓合理疏导,实现有序取缔和规范经营两个目标,同时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具体而言,首先,实行联合执法,通过公安、工商、城管、所在办事处(村委会)等多部门相互协调,联手出击,共同参与管理。其次,加大巡查力度,巩固此次整治效果,同时利用数字城管指挥监控中心的作用,提高巡查率和发现问题及时率,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第三,在整治马路市场的同时,要全力推进市场建设,堵疏结合,给马路市场经营者提供经营场地,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我市一些长年在路上执勤的公安交警建议,要加大交通硬件设施投入力度。一方面,调整交通执法的管理手段,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交通指挥的现代化、管理的数字化、信息的网络化,全面提高管理效果;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道路标志、标线以及信号灯的设置,使其能够有效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交通管理提供硬件支持,规范城市道路通行秩序。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