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原文钊 通讯员杨文娟、李子文)有的村民正在翻阅生活类书籍,有的村民正在查阅农技资料……近日,记者在孟州市大定街道段东村的“农家书屋”看到,书屋里摆满了种植、养殖、健康、生活等各类书籍。“自从村里有了农家书屋,乡亲们闲的时候就可以聚到一块儿读书看报,为自身素质‘充充电’。”该书屋图书管理员吕锐对记者说。
如今,该市274个行政村的村民全部享受到了“农家书屋”带来的服务。这只是孟州市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孟州市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公共文化设施的种类、数量大幅度提高,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该市文化体系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新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相继投入使用。该市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意识,积极发挥“三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构建了“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环境优美,服务上乘”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齐全的设施,完善的功能,更加适合群众文化活动的需要;村村建立了文化中心,活动设施不断完善,为基层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如今的孟州,无论在城区还是农村,无论在街头巷尾还是广场公园,每天清晨和傍晚,到处都能看到群众自发组织的秧歌队、腰鼓队、戏曲演唱队、太极拳演练队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已成为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率大大提高。截至目前,该市大定街道段东村、会昌街道堤北头村等9个文化中心被评定为河南省基层文化示范单位,并依托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成立了群众性艺术协会8个、业余剧团53个、民间艺术团体200多个,培养文艺骨干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