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②)无疑是一种土地资源的浪费。他说:“现在,通过对地块整治,绿化树苗和果树苗轮番间作,既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又实现了育苗结构的合理调整。”
当然,对于辛更新而言,如何发挥好“1+1﹥2”的功效,更重要的还是要对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经营。为此,他投入资金近10万元,对200多亩连片的土地进行了农田水利和基础设施建设。
经过多年的探索,辛更新对流转土地规模经营农业的好处有了切身体会:“一是可以减少劳力,原来700亩土地单家单户育苗最少要百十人,现在20个人就绰绰有余;二是减少化肥、农药和机械成本,每亩地要比原来减少100元成本。”
生产效率的提高,让辛更新尝到了甜头。当年的土坯房换成了气派的小楼房,节衣缩食的穷生活变成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同时,土地流转也让将土地流转给辛更新的农民得到了实惠。他们在得到承包费的同时,还可以在苗木基地里打工挣钱。
加大扶持力度 推进土地流转
谈到下一步有什么打算,辛更新踌躇满志:“俺要再流转200亩土地,新建一个果树示范园,专门进行果树新品种的研究开发。”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其他流转土地户一样,辛更新也面临着资金困境。他希望银行能降低门槛,加大对土地流转大户的资金扶持力度,帮他渡过难关。
“针对农村劳动力日趋缺乏的现象,根本解决之道,就是在农民自愿、有偿的前提下,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其落脚点,就是对像辛更新这样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大力扶持和倾斜,推动其发展,使其有奔头、有钱赚。”在采访中,武陟县农业局副局长杨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