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 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孟州:“文化惠民”遍城乡
图片新闻
从“牵牛绳”到“执牛耳”
市政协视察提案办理工作
违规调整教材
不能止于“叫停”
专项治理举报方式公示
“车中溺亡”:折射自救意识的缺失
职业教育:亟须以“顶层设计”促发展
修武县纪检干部有了监督员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宅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新华社记者 冯印澄 作

 
   

  没有兄弟姐妹,没有玩耍的伙伴,独自在家看“喜羊羊”……无论多少玩具和零食,仍填补不了“独二代”眼神里流露出的孤独。

  自己记忆中的暑假,是充满欢声笑语的美好时光。三两个邻居小伙伴聚到一起,跳跳皮筋,玩玩沙子,无忧无虑。如今,当我们初为父母,自己孩子的假日活动则与当年大不一样——手捧平板电脑,玩切水果游戏切一天;或是坐在沙发上看“喜洋洋”怎么与“灰太狼”斗智斗勇。尽管有爷爷奶奶的陪伴,他们望着窗外,一遍遍地追问,“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回家陪我?”

  物质丰富、精神孤独是“独二代”的标签。他们并不缺少爱,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他们,名牌衣服、电动玩具应有尽有。两家老人都把他们捧为“掌中宝”。可他们最缺少的就是“爱”。大人们的“爱”通常只限于孩子们的“吃穿住行”,心理层面则十分缺乏。他们路还没走稳,就被一个人关在家里,疯狂地练习钢琴或者背英文单词。在人生旅途最需要伙伴的时候,他们却是独自一人。

  家有“宅童”是家长对孩子“爱”得不够。身为父母的“80后”们,更应该理解自己的孩子。我们也经历过没有兄弟姐妹的孤独和苦恼,所以更希望自己孩子的童年不再孤独。

  填补“独二代”的孤独,归根结底还要父母多给家庭一些情感上的温暖。下班、周末最好能抽出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创造尽可能多的沟通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味道。

  父母的关爱是帮助孩子走出孤独的“特效药”。为孩子们找一些“成长伙伴”,周末多带孩子郊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孩子得到关心和爱护,获得爱和自我价值的体验,就会心情愉快,身心健康。

  亲爱的家长,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许就在于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与大自然亲近接触的欢乐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