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杨志亮,焦作武陟人,1981年入伍,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副政委,海军大校军衔,正师级干部。他于1983年考入大连海军舰艇学院,先后在水面舰艇、海军机关、潜艇、后勤保障部队工作,历任舰艇枪炮长、舰副政委、舰政委、支队副政委、保障基地政委等职,1988年在南沙群岛赤瓜礁“三一四”海战中英勇作战,光荣负伤,荣立一等战功。
本报记者 陈作华 王水涛 本报通讯员 王 晶
6月8日,世界海洋日,也是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的主题是:建设海洋强国。
就在今年6月8日这一天,本报《天南地北焦作人》栏目记者专赴青岛,采访了从我市走出的“南沙卫士”——南中国海赤瓜礁海战一等功臣、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副政委杨志亮。
南沙硝烟犹记起
一身白色笔挺的海军军官制服,一米八的个头,一副无框眼镜,一口普通话……肩配大校军衔的杨志亮显得英武而儒雅。
采访杨志亮,少不得重提发生于1988年的南沙群岛赤瓜礁海战。因为这是共和国成立至今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海战。这一战,结束了我们仅用声明捍卫南沙主权的历史,彰显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海洋国土的坚定决心。
“受伤的胳膊完全好了吗?”记者借此问候把话题引向了当年的海战。
“恢复得挺好。”杨志亮说着挥动左臂,还撸起袖子亮出了长长的伤疤。
这道伤疤,是一场南中国海保礁激战的印记。
1988年3月,刚从大连海军舰艇学院火炮系毕业的杨志亮,此时在南海舰队502护卫舰上担任副枪炮长。
3月12日晚,正在南沙海域巡逻的502舰突然接到上级命令:火速赶往赤瓜礁执行勘察任务。第二天中午时分,该舰抵达赤瓜礁海区,进行水深和礁盘结构测量等工作。
赤瓜礁是南沙群岛九章群礁西南端的一个环形礁盘。该礁盘长约3000多米,
宽700米,通常淹没于海水之中,仅在退潮时偶尔露出水面。因该礁盘上生长着一种形状似瓜的红色海参,故名赤瓜礁。
当我方人员正在勘察作业时,我舰雷达发现越南海军五艘舰船编队向赤瓜礁海域驶来。502舰立即起锚,对越舰进行拦截,同时通过高音喇叭向越军喊话,指明这是中国领海,让他们立即离开。
我方既要保卫领海岛礁,又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决不首先开火。我方舰艇编队首长决定,向赤瓜礁增派人员,力求通过不动用武器的方式将越方人员撵下礁去。
14日黎明时分,由杨志亮带队的第二登礁小组开始登礁。8时许,僵持的局面继续升级。推搡间,一个越兵举枪指向我方一名战士,千钧一发之际,杨志亮抢上一步,右手将其从后边拦腰抱住,左手抓住他的枪筒。
“嗒嗒嗒”,一梭子子弹射穿了杨志亮的左臂。
战斗瞬间打响,顷刻间,礁盘上枪声大作,弹雨纷飞,水柱如林。
杨志亮回忆说:“一个战友把我拖到了礁盘边缘,看我出血厉害,随手抓起一根麻绳帮我捆扎止血。再后来,我就失去知觉了。”
杨志亮醒来后得知,我方击沉、重创越舰船3艘,俘获越军9人,我方以2人负伤的代价,取得了赤瓜礁作战的重大胜利。
战斗结束以后,杨志亮被送回祖国大陆医治。他左侧小臂呈粉碎性骨折,后经全力抢救和精心治疗,杨志亮不仅保住了受伤的手臂,还恢复了运动功能。
康复出院后,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迟浩田上将接见杨志亮时,得知他是河南人后夸奖说:“河南自古出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杨靖宇食草抗日,今天又出了个杨志亮,这是河南人民的光荣!”
从黄土文化到蓝色文明
其实,杨志亮既是战斗英雄,更是我们身边的人。
1962年冬季的一天,一个男婴在武陟县谢旗营镇小寨村的一个普通农家里呱呱坠地。这个孩子就是杨志亮。
就像当地孩子一样,杨志亮在夏季的金色麦浪中与秋季的青纱帐里一年年长大。而有所不同的是,这个孩子从小对部队有一种向往。每逢村里有当兵的人回来,他都会跑到人家家里,听人家讲部队里的故事。
“课本里的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对我影响很大,他们影响了我世界观的形成。”杨志亮说。
“高考后,我对录取学校感到不理想,于是报名参军。那是新中国成立后海军第二次在武陟县招兵,经过层层严格体检,我终于穿上了水兵服。”杨志亮回忆说。
“由于我文化基础知识扎实,在去部队的火车上,就被‘提拔’成‘副班长’,替带兵首长管理新战士。在到南海舰队虎门沙角训练基地的第一个晚上,我在日记里写下的第一句话就是拿破仑的那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以此激励自己:刻苦训练,为家乡争光,不能给河南丢脸。”杨志亮说。
走进了海军行列,杨志亮才真正明白,军舰不仅是国家武装部队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主权在海上的代表与象征。军舰被赋予代表国家和军队对外交往的神圣使命,这是由海洋的国际性、连通性所决定的。
然而,使命是光荣的,训练是艰苦的。游泳是必备项目,而此前杨志亮完全是个“旱鸭子”。为了学游泳,他中午不休息,加班训练。一个月后,他能游三五百米远的距离了;两个月后,他能游出1000米;再后来,海里武装泅渡,他负重10公斤,游程能达到3000米。专业训练结束时,他已学会了蛙泳、蝶泳、自由泳、仰泳,海里千米泅渡时间保持在15分钟之内。
海风吹,海浪涌,舰艇上的生活与他当兵前的农家生活完全是两个世界。无数次呕吐之后,他从熟悉的农耕稼穑文化背景中完成了向蓝色海洋的转身,习惯了在狂风巨浪中颠簸,在大洋中远航。
到南沙巡航,少则半个月,遇到特殊情况,会延长到一个月。淡水缺乏时,每人每天只有一茶缸水。没有淡水淘米,就用海水洗,做出的米饭苦涩难咽,而遇到涌浪大时,连饭都做不熟。
磨炼一个指挥员,仅有这些还不够。2003年,已经成为师职干部的杨志亮被派往海拔4000米的西藏日喀则带职锻炼。缺氧,让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头脑昏沉疼痛,脉搏每分钟近百次,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在担任日喀则军分区副政委的一年里跑遍了所辖18个县市的边防哨卡,并两次走进海拔5300米的全军最高边防哨所——查果拉。
辽阔海疆是蓝色的国土
“赤瓜礁海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辽阔的南中国海依然没有平静。随着这里的资源被陆续发现,许多觊觎的目光投向这里,岛礁之争在所难免。”杨志亮说。
“不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岛礁,南中国海已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这里蕴藏着百亿吨的近海石油和10亿千瓦的海洋能源,还有成亿吨的各种海滨矿砂和大量矿产资源,而南沙构造脊上的岛礁,就是开采石油的天然平台。”杨志亮说。
“在海洋里,有个1∶42万的规则。这就是一平方公里的岛礁相当于拥有周边42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这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规定的。依据这个公约,一个岛礁周边12海里是领海,24海里是毗邻区,半径200海里是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所属国家享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的权利。这就是为什么存在岛礁之争的原因。”杨志亮对海洋游戏规则“门儿清”。
采访中,杨志亮用了大块时间跟记者谈海洋知识、海洋法则。他建议少写点他的事情,腾出版面多向读者介绍些关于海洋和海防的内容。
“你注意‘海’字的结构了吗?它是由水、人、母三部分组成。古人在造字时就告诉我们,海洋是人类的母亲。我们说黄河是母亲,那么,大海更是母亲。海洋不仅是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还是我们的家园。”记者能感到,杨志亮对海洋有一种强烈的热爱和向往。
“我们一定要树立‘大海洋观’。据统计,世界上大约有四分之三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80%的人口集中在距岸200公里以内的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安全和稳定直接关系到各沿海国家的根本利益。”杨志亮说,“我们不但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47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区同样是我们宝贵的蓝色国土,这比40个江苏省的面积还要大。作为一个开放的国家,我们要走向世界,就要增强全民大海洋意识,捍卫好祖国的海疆,担当起维护世界海洋和平秩序的责任。”
“在海军服役的这些年里,我正好经历了我国海防从‘黄色海军’到‘近海海军’、再到‘蓝色海军’的发展历程。”杨志亮三句话不离本行,“海军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经济水平的集中体现。海军同时具有国际性、战略性、综合性的特点。一艘军舰就是一块流动的国土,因此它具有国际性;核、常兼备使它具有战略意义;海、空、岸防部队让它具备了综合作战的能力。”
“天天建海防、日日用海军。”采访中,杨志亮几次说到这句话。他说:“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实现海军蓝色梦。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建设强大的海军不是为了扩张和掠夺,而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我们不轻言战争,但绝不害怕战争。作为海军的一员,我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希望广大中原儿女也能积极加入海军队伍,投身到这一崇高的海防事业之中。”采访结尾,杨志亮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子弟投身国防的殷切希望。
欢迎提供采访线索
《天南地北焦作人》栏目记者联系方式:
(0391)8797351、8797355
13938163209、13462827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