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璐
这个炎热的夏季,对于大学生来说,最爽的事情可能就是在宿舍冲个凉水澡。在河南理工大学,有一个人几乎每天都洗好几次“澡”,他不是有洁癖,而是每天上下楼要比平常人付出数倍的努力,汗水经常浸透全身。他就是河南理工大学2010级自动化专业学生田红星,一个拄着双拐的男孩。
田红星出生不到6个月时得了小儿麻痹症,双腿落下了后遗症。
“小学时,母亲背着我上下学,一走就是一两公里,有时候在半路上累得走不动了,母亲就歇会儿再继续走。”田红星说。
2010年,田红星以超重点线的成绩考入了河南理工大学,从此,校园里每天都可以看到他那坚强的身影。
记者发现,田红星每走一步,都要把双拐用腋窝夹住,双手紧握在拐杖中间的扶手上,把双拐底端前伸、放稳,然后尽量让身体重心下沉。接着猛地双臂绷直,用力支撑使身体跃起,像荡秋千一样,依靠着惯性,把自己向前“荡”了一步。接着,稍作调整,再走下一步。有时候,双手来不及支撑,身体便“砰”的一声垂直砸向地板,而田红星因为总是用双臂进行支撑,双手变得大而有力,双脚却严重萎缩。
上楼的时候,一个台阶他还可以像其他人一样直接迈过去,但是两个台阶就要倒着上,五个、七个他就要有扶手才能上去,还要有人帮他拿着另外一支拐杖,然后一个一个台阶地上。
“那要是没有人帮你,你怎么办?”
“有一次我等了好久都没有熟人经过,我急了,心想以后还会有相同的情况,没有人能跟着我一辈子,我要自己想办法。我就一只手扶着楼梯扶手,另外一只手一边拿拐棍一边拄拐。虽然中间掉了好几次,但总算还是上来了。从那之后我就学会了一个人上楼梯,也算学会了另外一种走路的方式吧,还是往高处走。”田红星腼腆地笑了一下。
大学里,田红星坚持每天上自习,泡图书馆,一待就是一下午。他的课外生活也很丰富,空间上经常有他自己用photoshop处理过的图片,朋友知道他会用“会声会影”,时常让他做些小的视频。DSP可编程控制器、PLC、单片机、MATLAB、Protel、Flash等软件或器材他也都会操作。
今年6月,田红星又参加了二级建造师的考试,早上他很早就起床去背关于建筑方面的书。同学们很是疑问,二级建造师考试连学建筑专业的学生应付起来还比较吃力,他怎么还有余力去学建筑方面呢?田红星说,他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用知识来充实自己的人生。
田红星告诉记者,大学带给他很多美好的记忆:一起游玩缝山公园、冬至的饺子宴、元旦的歌咏PK赛、3月7日的女生节等,都是一段段抹不去的回忆,也是周围同学给他的帮助让他感受到世界的温暖。
近日,田红星被选为河南理工大学励志人物,并参加了河南省高校励志人物评选。他的每一个艰难的脚步、每一个会心的微笑、每一个坚毅的眼神都感染着周围的同学。在网上,一段有关于他的视频一天的点击量就过万,而且每天还在快速增长中,有很多不相识的网友都在评论栏里给田红星鼓励。
田红星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写一本书,让别人也可以看到自己所看到的不一样的风景。
“灵魂没有义肢,当走到十字路口不知何从时,我选择不回头,向前走!” 谈及未来,田红星坚定地说。 (线索提供:姬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