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李 涛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修武县高村乡第二初级中学校长薛花花,执教17年来,从小学到初中,从教师到校长,始终不甘落后、积极进取、勤奋上进,感染着学校里的每一位老师。
作为教师,薛花花把对教育工作的激情奉献给了三尺讲台。每到一处,她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精心备课、用心上课、耐心辅导学生。她所教学科成绩优异,她多次荣获县市优质课奖及优秀辅导奖,多次被评为县市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
作为班主任,薛花花把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奉献给了孩子们。她始终坚信严师出高徒,对待学生严爱有加。她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班级管理工作。2002年农历腊月初八,是她结婚的日子,前一天她还和班里的孩子们在一起,婚后第二天下午,她又准时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她高度的责任心、积极的工作态度深深地影响着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她本人也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是大家眼里的优秀班主任。
作为校长,薛花花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奉献给了高村二中。2006年9月,在修武县教育局组织的校长竞聘活动中,她脱颖而出,被任命为高村二中校长。当时学校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外债累累、质量滑坡、人心涣散、生源流失、群众不满。面对这样的状况,她从消除教师顾虑、稳定人心、调动工作积极性入手,一方面努力改善教师的待遇和办学条件,另一方面狠抓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师办学行为。在她的积极引领和严格管理下,学校的工作得到了稳步提升。
2009年8月,32岁的薛花花在产后未满一个月就开始上班,开学后她带着孩子和婆婆住到了学校,还给婆婆规定了工作期间的“三不准”,即不准到她的办公室里来,以免打扰她工作;不准带着孩子到教师办公室里去,以免影响教师办公;不准在校园里带着孩子到处乱逛,以免影响教学秩序。她向婆婆承诺会在适当的时间给孩子喂奶,可她总是一忙起来,就把孩子吃奶的事儿抛到了脑后。
2009年9月20日,为了如期参加校长培训,薛花花带着孩子和婆婆来到焦作师专参加培训。在这里的每一天,她都会早早地来到教室。课堂上她认真听讲,课间就在隔壁的教室里或河边的柳树下给孩子喂奶。将近一个月的学习,她没有迟到早退过,没有落下一节课。她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不仅感动了前来参加培训的校长们,也感动了焦作师专的老师和学生们。
薛花花这种不甘落后、积极进取、勤奋上进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学校里的每一位老师,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表现在行动上。在她和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整体工作不断提升。在上一次全乡统考中,该校19名教师,有14人入围全乡教师排名前20名的优秀行列;在三个年级22门学科中,该校有15门学科进入全县学校排名前二分之一。今年,她本人也再次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修武县校长业务技能展示一等奖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