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盛夏时节,走进马村区,老人们在荫凉下歇夏悠然自得,妇女们带着孩子嬉戏玩耍,一派祥和景象。放眼解放东路、文昌路、颐春路,这里的槐树、大叶女贞、法国梧桐等,形成了层次分明的绿色景观。眼下,“城在林中、城在绿中”的生态景观已在马村区初现规模。
近年来,马村区立足生态宜居城区建设这一宏伟目标,加强城市规划、加快路网建设、坚持建管并重,全区上下正掀起以建设“宜居马村”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城区建设热潮。截至2012年底,该区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15平方米,绿地率达39.91%,绿化覆盖率达48.17%,均高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绿色已成为该区城市发展的主色调。
重视城市规划,提升城市品位。该区坚持城市的功能定位,按照“完善老区、发展南区、连接万方工业区”的方向发展,形成了“西城东区、拥河相生”的城市总体格局。中心区、窗口地段、重要节点和主要街道交叉口的街区景观规划,“乔、灌、草、花、藤”相协调的立体绿化,公园、游园、广场、街头绿地多样化的精品游园,一应组成独具马村特色的城区绿化体系。今年年初,在市政府的协调下,该区又启动了6项城区春季绿化工程和3个街头游园项目,总投资超100万元。
加快路网建设,构筑发展动脉。该区先后实施3条道路大修、文昌路南延、建设路东延等道路的新建和改造工程,对中兴路、颐春路、广垠路等10多条道路进行改造并安装路灯;完成了长达2公里的文昌路污水回收管网工程,彻底结束了城区污水不能回收利用的历史。在发展城区交通“大动脉”的同时,该区也注重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小街巷建设,使这些“毛细血管”更加畅通。截至目前,该区对30多条背街里巷实施改造,建成城区道路16条,总长度达40公里,城区路灯总量1000多盏,城区路灯亮灯率达95%,使居民出行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坚持建管并重,完善城市功能。该区在建设速度和质量上下功夫,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日常巡查和维护上下功夫,加大巡查频次,做好城市道路、下水道的检修、维护和管理,做到沟通、路平;在监管上下功夫,把好道路开挖许可关,明确恢复时间、质量及制约措施;在小区建设上下功夫,积极推进社区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所有新建居民小区都依法实施物业管理。
一个个脚步在生态城区建设上走得坚实,一张张笑脸在城区发展的进程中绽放。眼下,一座生态宜居城区正在焦作东部奋力崛起。
(崔晶 爱红 衍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