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娱·体育 上一版3
《花木兰传奇》央视一套昨开播
中国男篮官方确认
首批裁员吉喆、西热力江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落成
詹姆斯与热火蝉联ESPY年度最佳
李宁暂停与鲍威尔的赞助合同
沙河岸边的防汛“耳目”
河南豫剧院揭牌成立
当好“耳目”前哨尖兵 服务焦作经济转型
情感剧《如果不曾爱过你》开拍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沙河岸边的防汛“耳目”
—— 修武水文站职工工作生活纪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修武水文站水文职工正在清理大沙河水位观测点水尺上的漂浮物。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测水位、观雨情、发报雨水情信息……

  这就是河南省焦作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修武水文站3名水文职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他们没有节假日,不分白天与黑夜,长年累月吃住坚守在这里,守护着大沙河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7月12日,记者第一次走近水文职工,就被他们牺牲我一个,平安千万家的高尚情怀所折服,就被他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打动。

  修武水文站,就设在五里源乡大堤屯村西北300米处的大沙河南岸,两层6间房,院子一亩多地大,站里有3个人,俩男一女。站长叫孟文民,从大学毕业到这里一干就是17年。大学毕业生董向东2007年来到这里,就在这儿扎下了根儿。21岁大学毕业后来到该站的吕雪茹,放弃了许多美好诱惑,选择了寂寞和清苦,在这里当了一名雨水测报员。

  测水位、观雨情、发报雨水情信息,看似工作简单而平凡,但使命、责任重如山,平凡之中见伟大。他们为大沙河岁岁安澜,为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默默无闻地工作,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把人生最美的篇章写在了艰苦的岗位上,赢得了防汛减灾工作的“耳目”和“参谋”的美誉。

  在家庭、生活和事业的天平上,他们一次次地把重重砝码压在了事业一边。

  今年38岁的孟文民,憨厚诚实,不善言辞。1996年7月12日,他大学毕业来到这里后,生活艰苦不说,每个月只拿290元工资,3次找对象,都因为人家不满意工作告吹了。家里人多次让他调换个工作环境,他不同意,长年吃住在这里,一干就是17年。孟文民家在周庄乡西长位村,上有年迈的老人,下有上初中的儿子,他顾不上家和亲人,日夜坚守在水文站,每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一到汛期,家里人一两个月都见不到他的人影。1996年8月3日,大沙河上游普降大雨,沙河水位暴涨,洪水流量每秒145立方米,汛情告急。就在这当口,他接到老人打来的电话,说住在沙河边上的家被洪水淹了,所有家当泡在齐腿深的水里。孟文民顾不上家里人的安危,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他说:“不是家不重要,沙河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重要。”

  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董向东,家住修武县城,女儿5岁,爱人两次患脑溢血,可他以站为家,工作9年从没有因家里事放弃过工作。2009年5月底,爱人第二次患脑溢血,生活不能自理,6月1日进入汛期后,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把女儿送给老人照料,把爱人接到水文站,一边照顾爱人,一边坚持工作,在长达4个月的汛期里,他没有离开水文站一天。董向东说:“俺爹在这个水文站干了一辈子,俺继承父业来到这里,也得争气好好干,因为俺喜爱这份有意义的水文工作。”

  吕雪茹,中等个,非常漂亮,未婚,看上去文静、柔弱,记者在和她交谈中发现,她性格坚强,更深深爱着这个岗位。她家在新乡县合河乡西元封村,来这儿工作3年,巾帼不让须眉,既要和男同志一样吃住在岗位上,又要坚持每天测水位、观雨情、发报雨水情信息,还要参加汛期24小时值班。同年毕业分配到文水战线的同学,有的读研深造了,有的跳槽改行了,她不改初衷,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留下来。她说:“这里虽然条件艰苦,孤独寂寞,但俺觉得这样生活、工作挺有意义的!也很有价值。”语言朴实无华,但她的形象在我眼前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⑨

  本报记者 杨仕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