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龙卿
暑期,对许多市民来说,是户外运动的高峰期。
登山、漂流、看海……不管你打算选择哪一种户外运动,提醒大家必须注意安全。
大热天里在海水里游泳或泡澡,是最受用的消暑方式。据旅行社消息,目前各地海滨浴场都已人满为患,海岛游和嬉水游经常是团团爆满。然而,专家提示,6月份以来涉水事故呈上升趋势。市体校原游泳教练董启温告诫,下水游泳千万不要逞能,游泳前首先要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饱餐、酒后、身体状态不佳或过度疲劳都不宜下水,饭后一小时才可下水,游泳一般不要超过两小时;其次要了解水情,特别是自然水域,要清楚水的深度,是否有淤泥、水藻、暗礁等,最好避免野外游泳;第三要选择有救生员的安全水域游泳,水质脏及危险的地点不能游泳。
焦作户外救援队队长张杰结合十几年来参与户外运动的经验,对漂流和登山活动谈了一些安全注意事项。
张杰说,作为一项新兴的生态旅游项目,近年来水上漂流备受追捧。但是漂流存在一定风险,牢记“八字经”可让你在享受凉爽和刺激的同时避开危险。一是轻装:漂流时不要带大量物品尤其是贵重物品上船,最好不要用相机拍照,以防相机落水;二是听话:上船听从船工的安排,穿好救生衣,找到安全绳;三是平衡:在急速顺流而下时,人与船身应保持平衡,坐在后面的人身体应略向后倾,保证船身平衡并与河道平行;四是沉着:船被卡住时不可急于站起,应稳住船身,找好落脚点才能站起,搁浅时请下船,到水深处时再上船。
暑期是“驴友”大规模出动的时候,然而近期各地“驴友”出游的安全事故也是接连不断。前年,我市几个大学生到峰林峡旅游就迷路了,他们向焦作户外救援队求援,半夜才被救出,十分危险。
突遇洪灾怎么办?张杰说,如果旅途中遭遇洪水,建议做到以下几点:如果在平原地带遇洪水要向高层建筑转移;如洪水来势较猛,应就近抓住有浮力的物体如木盆、木板等。如果在山涧行走遇到山洪暴发应立刻向高处转移,并寻找退路;如河水猛涨无法前进或返回,要选一个高处的平地或山洞休息、求救。在水中行走要随时判断水情,若水流不急、水深在膝盖以下并能保持平稳可以行走;若水已齐腰深就不能涉水,有可扶握的绳索或固定物体才可前行。
如何避免在山里迷路?张杰认为,在登山时,要随时观察周围地形以确定方向,离开帐篷、汽车之前,确定周围各种固定的目标向导,记住往返经过了多少条溪流、多少座山峰,必要时画出路线图。最重要的是,辨认方向时可找一棵树桩观察,树桩年轮宽的一面就是南方。另外,树木一般是南侧枝叶茂盛而北侧则较稀疏。同时,参与户外登山应尽量避免意外伤害,首先,旅途中应在安全区域活动,避免在高低不平或有坠石危险的地方行走,尽量不走夜路,杜绝只顾看景不看路。其次,在野外为了防止被昆虫咬伤、蜇伤,应穿长袖衣裤,扎紧袖口、领口,在皮肤暴露部位涂搽防蚊药,不要在潮湿的树荫和草地上坐卧。
很多“山友”都喜好野外露营,其实露营地选择学问很多,稍有不慎会导致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张杰说,在野外露营时,应尽量在坚硬、平坦、背风的地方搭帐篷,切记不要在河滩和河谷中央扎营,避免山洪危险。也不可在谷底低洼处扎营,避免潮湿和坠石危险。在山顶迎风面扎营也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因为那里一般风大且取水不方便。如果试图在动物觅水点扎营,那么一些动物晚上或清晨过来骚扰你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至于在枯木或蜂巢之下扎营,不用说你也该知道后果有多么恐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