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实习生 姚兆晗
连日来的阴雨天气,让广大市民享受到夏日里难得的凉爽。雨过天晴,人们出门逛街本是一件轻松惬意的事,但我市一些人行道地砖松动,暗藏污水,让一些市民雨后出行时溅满裤腿。
17日夜下了一场暴雨。18日一早,记者就对我市几条主干道人行道“跷跷砖”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解放路是我市繁华的道路之一,然而,“跷跷砖”在解放路显得较为严重,给过往行人带来极大困扰。记者从市百货大楼一路向东步行到解放路与塔南路交叉口,发现此段人行道上的许多地砖东倒西歪且缝隙多,有些地砖甚至“失踪”,但溅水的情况还不是很严重。再往东行至市人民医院附近,这里的人行道十分糟糕,有的地砖破损严重,有的成了“跷跷砖”。“下雨天简直没法行走,一不小心踩上去就溅上满裤腿泥水。”家住市人民医院附近的刘女士抱怨。记者在此观察了一会儿,只见行人经过这里时都会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行走。
不仅仅是解放路,在民主路、太行路、和平街等其他大小道路的人行道上也普遍存在这种现象。通过走访,记者发现造成人行道地砖松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人行道大部分都是铺装式的,一块一块地砖平铺在一起,平整度差,缝隙较多,一些地砖经雨水浸泡后便会松动;二是原本只可承受人行走的道路,在一些店门口的人行道上却有车辆随意停放,车轮碾轧对地砖的破坏也很严重,久而久之就会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