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郭新芳、朱顺利)7月8日上午,我县成功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三座汉窑的搬迁工作。对汉窑实施整体搬迁,是我县妥善处理重大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工作的有益探索,在全市尚属首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南水北调”工程现场,县文物勘探部门经过调查,发现我县工程受水区苗庄段输水管道上有三座汉窑,呈“品”字形埋藏于地下。在向上级部门汇报后,我县历时半个多月的筹备,在省、市专家的考察论证,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下,动用一辆承重260吨的重型吊车,挖掘机工作7小时,装载机工作5小时,2辆自卸车连续工作14小时,耗用钢材10吨、木料4方,将3座汉窑严严实实地包围起来,稳稳妥妥地把它们搬到了离原址约8米的地方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