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石媛媛
近段时间,南方多地遭强降雨袭击,部分地区遭遇百年罕见的大暴雨,一场大雨致使城市交通瘫痪,内涝严重。各地网友也纷纷晒出当地“看海”图片,城市防汛工作成为网友关注的热点。
虽然我市自进入夏季以来还未遭遇大暴雨的袭击,但是据了解,今年我市汛期降水量较往年明显偏多。5月份以来,我市共有四次明显降雨,这些强降雨无疑使本就严重的防汛工作变得更加严峻。
另外,据气象、水利部门监测,今年夏季我省东北部降雨量将较往年偏多二到五成,黄河、沁河中下游发生大规模洪水的可能性较大。
种种数据表明,今年我市的防汛任务极其严峻。那么,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我们的防汛工作做得如何?如何确保安全度汛?带着网友们关注的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记者调查】
现状分析
记者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为了预防和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我市修建了大量的防洪除涝工程设施,这些工程设施在减免洪涝灾害发生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工程修筑年份和质量不一,标准不够高,有些还存在着隐患。此外,全市21座小型水库多数为土坝和土质溢洪道,而且大多无专管机构和专人管理、无固定通信预警设备及无雨量水位观测设施,抢险力量薄弱,物资储备不足。
骨干河道防洪标准较低,大沙河、蟒河、丹河三条中型河道还没有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其他14条小型河道防洪标准均达不到10年一遇防洪标准,加之近年来河道内淤泥、弃渣弃土、毁堤现象比较严重,甚至在滩地上建设固定建筑物,导致行洪能力进一步下降,难以抗御较大洪水。
市水利局防汛办公室主任郝宝富告诉记者:“这些情况不容忽视,今年的防汛工作会异常艰巨。”
高度重视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着“建重于防、防重于抢”“防汛准备多一分、造成损失少一分”“宁可平时多费事、防汛之时省大事”的思想,多次召开防汛工作会议,听取防汛工作汇报。
今年5月29日,市委书记孙立坤对今年的防汛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认真落实预案,确保万无一失。”
同日,市委、市政府召开防汛工作会议,对今年防汛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上,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了防汛目标责任书。
6月9日,市政府召开城区防汛工作会议,对城区防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抓好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实行市领导分包责任制,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分包11个县市区,汛前到各县市区检查防汛措施落实情况。
措施到位
记者从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的防汛工作立足防大汛、抗大灾,针对防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早部署、早准备、早行动、早落实。
我市组织水利、河务、调水办、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集中时间、人员、精力,对全市的病险水库、坝系工程、险工险段、地质灾害易发区、桥涵设施、南水北调工程等进行了“拉网式”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下发督办通知,明确整改期限,要求县市区、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有力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及时消除各类隐患。
目前,全市已储备袋类360万条、土工布11万平方米、铅丝220吨、木桩14万根、救生衣1.1万件、救生船25艘、电缆2.8万米、发电机组80台1900千瓦。按照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要求,我市已组建各类防汛队伍4800支、28万人。
去年冬季以来,全市先后投入资金1.1亿元,对六座小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开展了农田防护工程建设及河段治理,对部分河道水库维修整治,加高加固堤防60公里,疏浚沟河510公里,有效提高了防洪除涝能力。
我市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普及防汛应急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和保护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宣传车40余辆,发放宣传单7万余份,发放迁安救护明白卡4.5万余份。
【网友热议】
网友【大耳朵图图】:我是一个“80后”,虽然没有经历过洪涝灾害,但是1998年的那次大水灾,以及前段时间四川的暴雨,让我十分揪心,水火无情,希望灾害能够离我们远些。
网友【终极梦想】:在报纸和网上看到市委、市政府对防汛工作如此重视,以及给力的措施,让咱老百姓很放心。
网友【静静的顿河】:年年夏季都防汛,虽然每年都没什么意外发生,但是今年的情况确实让人揪心啊。但愿我们的防汛部门能够确保汛期安全无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