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7月16日,记者在武陟县三阳乡代村结识了这样一位创业青年,他本想通过种植业赚到第一桶金,但为了保证给蔬菜施用无公害肥料,他又搞起了蛋鸡饲养。如今,他将种植业和饲养业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条绿色农业产业链。这个年轻人就是今年32岁的王玉春。
记者见到王玉春时,他正在自己的养鸡场里忙碌着。检查鸡的健康状况、喂食、收鸡蛋是他每天必做的工作。
“刚开始创业时,我是一心一意种植无公害蔬菜,但由于种植无公害蔬菜所需的鸡粪成本太高,我才想到养些鸡来降低肥料成本。没想到,现在饲养蛋鸡成了我的主业。”王玉春说。
王玉春告诉记者,2008年,他放弃教师这份稳定的工作,回到老家代村流转50亩土地,走上了种植无公害蔬菜的创业之路。无公害蔬菜种植对肥料的要求很高,鸡粪是很好的选择,但高昂的成本让王玉春有些吃不消。
“既然选择种植无公害蔬菜,就要坚守最起码的底线——施用绿色肥料。”王玉春说,“鸡粪成本高,我就自己养鸡,再用鸡场里的鸡粪,为自己的蔬菜施肥。”
说干就干。2009年年底,王玉春建好了养鸡场,并引进了第一批5000只蛋鸡。但5000只鸡的鸡粪远远不够为他种的无公害蔬菜施肥。一年后,王玉春又将蛋鸡数量增加到了1万只。饲养规模扩大了,但饲养蛋鸡的成本又居高不下,这让王玉春颇为头痛。于是,他决定自己种玉米,再用收获的玉米去喂鸡。
这样一来,王玉春不仅成功降低了种菜和养鸡的成本,而且保证了蔬菜和鸡蛋的质量,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绿色农业产业链。
现在,王玉春仅蛋鸡饲养场每年就有15万元的收入。“等时机成熟了,我还要成立蔬菜种植和蛋鸡饲养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王玉春对未来充满信心。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