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秋 本报实习生 刘 苗
一通电话、鼠标轻点,吃的用的马上送上门来。夏季连续的高温天气,让许多人不愿出门,“宅”在家里或办公室里叫外卖、搞网购。由此,高温催热了“宅经济”。
餐饮外卖生意“热乎”
盛夏酷暑,很多人都不愿意亲自下厨,又不想出门吃饭,于是“宅”在家里,一通电话,就有人把饭菜送到家。把出门的环节彻底省去,这使得餐饮外卖的生意格外“热乎”。
是吃中餐还是西餐?是吃炒菜还是面条?每到饭点,家住山阳区红星小区的李女士就开始“纠结”:这顿饭吃什么?“这么热的天,一个人不想出去买菜做饭,今天是吃炸鸡还是排骨饭?是吃尚品家的还是德克士?”李女士喃喃自语。
“天气太热了,懒得去外面吃饭,还是直接叫外卖吧。”7月19日中午,在新区工作的杜小姐和同事们躲在办公室里商量着如何解决午饭问题,最后一致决定打电话叫外卖。不到半个小时,可口的午餐就送到了办公室。
随着持续的高温天气,外卖成为越来越多上班族和“宅男宅女”们的首选。7月21日中午,记者在市人民路旁停靠的两辆送餐车前看到,每辆车上都整齐地堆放着近百个盒饭。据了解,由于天气炎热,再加上新区附近写字楼众多,每天中午的外卖订餐量明显要比前几个月高出许多。
网购优势夏日凸显
不想出门吃饭可以叫外卖,若想要购物还有网店可以“逛”。“现在开车出去路上车多,坐公交车出去又慢又热,骑个车能‘晒个半死’,还不如待在家里网上购物,既方便又实惠,而且货物种类也很齐全,主要是能送货上门。”年轻的上班族许女士因炎热的天气已经把自己购物的“战场”转移到了网店,现在每隔两三天她都会收到网购包裹。
高温天气减少了一些市民出门消费的欲望,但是增加了快递公司的业务量。某快递公司派送员聂师傅说:“现在是快递业务的旺季,我每天从早到晚都奔波在路上,一直忙着送快递,几乎都是网购的包裹。”
“宅经济”催生新商机
“宅经济”是随着网络兴起而出现的一个新词,主要是指在家中消费、办公或从事商务活动等。尤其到了夏季,众多市民吃饭叫外卖、购物叫快递,渐渐催热了“宅经济”。只要能够送货上门,很多人甘愿“宅”在屋中,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
据了解,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我市传统的商业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如今,许多难寻就业机会的大学生,多会选择先开网店“练练摊”。去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王小姐说:“开实体店,地理位置好的租金太贵,位置差的东西肯定不好卖。我就在网上开了个童装店,这样既可以‘宅’在家里一边经营着小店,一边再准备公务员考试。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现在除了餐馆外,我市还有许多从事蔬菜、水果、鲜花、酒类甚至奶粉销售的小店,也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消费者提供外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