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疏堵保畅 交警在行动
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能攻坚方显本事
别样“年中考”
央视《武林大会》走进陈家沟
太极拳总决赛昨晚开战
三伏天里的“双料”育种家
导 读
创新促提升 转型强支撑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伏天里的“双料”育种家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王 言

  三伏天,桑拿天。很多人待在空调房里都嫌不凉快,可李文举一天到晚都待在试验田里。

  昨日一大早,记者在河南怀川种业有限公司的玉米试验田里,见到了正给玉米授粉的李文举。

  穿行在小半人高的玉米田里,汗一下子就出得透透的。就这,还不到中午最热时分呢。

  “习惯了,现在正是玉米授粉套袋的关键时期,再热也得在大田里,热得晕倒是常事。”面色黝黑,朴朴实实,话不多,这是记者对李文举的第一印象。

  国内育种界不多见的“双料”育种家,被誉为育种界“黑马”,河南怀川种业公司首席育种家,这是李文举的身份。

  何为“双料”?是指在小麦和玉米这两种粮食作物上都有新品种培育成功且经过权威审定。

  去年,焦麦266小麦新品种、怀玉208玉米新品种成功通过河南省品种审核委员会审定,这两个新品种均出自李文举一人之手,被育种界称为奇迹。

  熟悉育种的人都知道,育种是一个极其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培育一个良种,至少需要十几年时间,需要成千上万个组合和数不清的试验,进行极为复杂的基因重组排列,这才能够把诸多种子的优秀性状汇聚到一个种子上。很多育种人一生培育出一个作物的一两个新品种已属不易,更多育种人终其一生也培育不出一个新品种。同时培育出两种不同作物的新品种,李文举是如何做到的?“热爱,吃苦,悟性,机遇,缺一不可。”他边干活边告诉记者。

  那么,两种作物同时进行新品种培育会冲突吗?李文举说,小麦和玉米两种作物看似互不相干,实际上在育种时间上还真有冲突。玉米育种不但要夏种秋收、春播夏收,还要海南加代,一年三熟,南繁北育,全年连续进行,和小麦育种形成时间上的冲突是必然的,只能两项兼顾。

  “出了小麦地就进玉米田,走出玉米田又进小麦考种分析室。”李文举说,这就是他日复一日的生活。最难的是,两种作物,两种不同的材料背景、组合背景和选择思路,都需要在严谨、缜密、科学的框架下,在大脑中不停地进行育种体系逻辑思辨转换和选择系统对应分析梳理,这种应激式转换系统思维,给大脑造成巨大的冲撞,沉重的思想压力往往会形成内心焦灼,而堆积如山的工作和不容错过的季节、天气要求,又催着他必须尽快完成,身心疲惫到极点。

  李文举给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玉米育种鉴定圃每年1万多个组合,沿着试验田走到每个组合看一遍就需要走40多公里。小麦育种选择鉴定圃3000多个小区,看一遍就需要走20多公里。何况作物每一个生长季节下来,怎么也得观察十遍八遍,才能看准摸透,掌握好育种的全面信息,判断出品种表现的优劣。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梦想就是多打粮食。”育种攻坚让李文举收获了更多欣喜和成就感,由他培育的小麦新品系怀川919已参加国家区域试验,怀川238、焦麦268、丰麦6号等新品系已开始在河南、陕西等参加区域试验。玉米新品系怀玉23已参加国家区域试验,怀玉5288、怀玉20、怀玉35、咸玉3303等20多个玉米新品系已分别参加陕西、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六省区的生产试验或区域试验。这两大作物的新品系均有望在近年相继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