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看花贴
花鸟画
人生记忆
借 口
教 育
致永远的青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生记忆
□杨 帆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人生总是精彩的!”这是一位叫梅子的博友在博客上给我的留言。

  是的,只要我们去努力,人生总是精彩的。人生有多种色彩,努力了,拼搏了,人生就会多姿多彩。终日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人生只会是一潭死水。

  不知不觉,我已年近半百。回望过去的岁月,说不上有多么精彩,但也不是一事无成。农村、工厂、机关,学生、农民、工人,乡村干部、公务员、新闻记者,多种岗位、多种角色、多种体验,几十年的奋争、拼搏,总算换得了自认为还算精彩的人生之路。

  我开始上学时还是“文革”时期,学生没啥压力,也没有课外作业,平时大部分时间是玩耍,下河逮小鱼摸小虾,上树掏鸟窝摸鸟蛋,要不就是到处闲逛。我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每次到亲戚家、到父母的朋友家,我都要大人给我找书看。当时的农村家庭没有多少书籍,农村的叔叔、婶婶也一般不看书,他们便让我自己上楼(当时谁家有书一般都放在木阁楼上)去找。就这样,我在那个文化贫乏的年代里阅读到了包括《苦菜花》《在烈火中永生》《水浒传》《西游记》《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大量中外名著。

  这些书籍丰富了我的知识,当时的农村落后、闭塞,农村孩子更是知识匮乏。我因此有了比其他小朋友更多的资本,因为我比他们知道的事情要多,比他们的视野要开阔许多。我比他们更崇拜知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心中有了长大以后当老师的理想;那个时候,在我的心中,老师就是知识的化身。

  在以后的岁月里,我有很长时间是把当老师作为奋斗目标的,这种情结一直延续到高中毕业。高中毕业时,我由于英语成绩特别差,在高考预选中落榜,与正式高考失之交臂。我无奈回到了农村,当老师的理想也随之破灭。我只能重新定位自己,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我也坚信,只要勤奋努力,我的人生一定会很精彩!

  我学生时代的每个阶段,都处于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转折时期。上小学时开始“复课闹革命”,升初中、高中实行“二改三”,高中毕业遇到高考预选。

  1971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主持下,各项工作开始整顿,教育也逐步开始走向正规,学校师生回到教室,重新开始正规的教学活动。这就是当时所谓的“教育回潮”,也称为“复课闹革命”。也正是在这一年,我从一个懵懂孩童成了一名小学生。

  1976年,我升入初中,当年9月,敬爱的毛泽东主席永远离开了我们,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打倒,十年“文革”宣告结束。1977年10月,中央宣布恢复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制度。

  我开始上学时,“文革”还在继续,教学秩序比较混乱,在教学上是“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不但要“学工、学农、学军”,有条件的学校还自办工厂、农场,建立学工、学农基地。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一年级的六年时间,作为农村学生,我们在学习种地、锄草、浇水、施肥、收获等之外,还学习做蜡烛、做粉笔等。记得我们种的红薯年年丰收,收红薯的季节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

  上初中时教材奇缺,我们用的课本都是借学兄学姐用过的教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度过了三年的初中生活。当时学习气氛特别浓厚,我们经常要参加各类竞赛考试,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作文竞赛、英语竞赛,学校组织的、公社组织的、县里组织的等。我很幸运,在这些竞赛中多次获奖。而最值得骄傲的是,在1978年底举行的沁阳县中学生首届数理化竞赛中,我获得了全县初中物理第四名的好成绩,奖品是一台“红灯牌”半导体收音机。在当时,这是一个很贵重的奖品,那时候时兴的“三转一响”中的“一响”指的就是收音机,其他“三转”分别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

  1979年夏天,我要升高中了。我没有选择沁阳一中,而是进了我家乡的社办高中——柏香高中。在当时,柏香高中比沁阳一中还要牛气。比如,每年高考,柏香高中的学生总有人在当时的新乡地区拿学科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甚至还有一年囊括了全地区的各科第一名。恢复高考制度后沁阳第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就是我们这个社办高中的毕业生。我们这届毕业生,当年有100多人考上了各类大中专院校。

  高中阶段,我们依然缺少教材,三年里我们很少有整册的课本,用的书都是分批印发的书页,一学期结束后才能装订成册。当时,我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英语广播讲座”甚是火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数理化丛书”极度难觅,拥有收音机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我在初中时获奖的那台半导体收音机自然就成为“班宝”,每天下午6点到6点半,班里的同学们齐刷刷地静坐在教室里,收听着从这台收音机里播出的英语讲座。

  上高中时,我参与了学校许多社会活动。作为一名优秀学生,我一直是学生会干部,课代表、学习委员、团支书......几乎每个学生干部的角色我都做过。我担任学校学生会体育委员的一年时间里,每天早上要带着全校学生上早操,每天我都是第一个到校,并按时吹响起床哨,整整一年从没有间断过。在一次全校师生大会上,栗殿梧校长在讲话中称赞我是我们高中的“雄鸡”,并对我进行了特别的表彰。

  我高中毕业那年,也是实行高考预考的第一年,所有考生必须先参加预选考试,合格了才能有资格参加正式高考。就是这个预选考试,改变了我的命运。

  我在高中分班时学的是文科,除英语外各科成绩都可以算得上优秀。但预选考试时,我落榜了——由于英语成绩太差,以2分之差名落孙山。当年我们班只分了5个参加正式高考的名额,我排名第六。对于我来说,那是一个黑色的5月。

  对于我的落榜,可能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可能谁都没有想到,大家难以想象像我这样一个成绩那么好的学生会被预选考试挡在了高考大门之外!现在高考预考制度早已经取消,预考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高考评卷的压力,但每年都有一些很优秀的学生因临场发挥失误与正式高考失之交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