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
今年年初,在我市召开的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上,市委书记魏新洪首次提出建设“四个沁阳”奋斗目标。作为“沁阳梦”的绿色底蕴,“美丽沁阳”的愿景随之应运而生。
如何建设“美丽沁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答案。在发展理念上,提出“绿色发展、持续发展”;在发展战略上,提出“扎实推动生态建设,深化节能减排”;在发展空间上,强调“打造城市水系,治理北山环境”;在发展目标上,承诺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文明城市。
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沁阳”,是50万沁阳人民的共同心愿,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干净饮水、新鲜空气、卫生食品、优美宜居的新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面对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绿色发展”成为一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绿色发展的核心就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此,在大力开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如何走好生态文明的路子,各级领导干部肩上的担子格外沉重。如果说,过去我们靠抓招商、上项目做大经济“蛋糕”,那么今天,实现绿色发展,更需要统筹协调,当以同样的勇气和实干逾越环境生态的瓶颈,走出转型升级的发展新路。
如今,我们欣喜的看到,我市招商引资的理念悄然发生了改变,绿色招商成为新亮点。注重质量,防止目光短浅、饥不择食。严把项目准入关、投入产出效益关、科学布局关,重点引进产业型、科技型和高产出、高效益、无污染或低污染的项目,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力争从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此外,在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方面,有关部门正大力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不管怎样,绿色发展已经取得共识。哪怕每个人都只有一滴水的力量,也要汇聚成长江黄河,努力实现青山与绿水常在、秀美与发展共赢。我们相信天更蓝、水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沁阳”指日可待。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