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焦作新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黄河人”:自主创新闯新路
新区实施项目建设跟踪问效制
新区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快速推进
永不退伍的军人
新区首个家庭农场注册成立
“小康”长在“大棚里”
新区科技创新后劲实足
新区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新区国税部门开展“营改增”工作
宁郭镇大力整改计生工作后进村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7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河人”:自主创新闯新路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付凯明

  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焦作怀山药饮品生产企业,河南黄河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从当初的七八个人、一条简陋的生产线,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的小作坊式加工厂,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以怀山药为原料制成植物蛋白饮料的企业。

  短短几年时间通过裂变式发展,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不仅弘扬了怀药千年文化,也让怀药走向了世界。该公司以研发生产怀山药饮品为主,产品分为怀山药乳酸菌植物蛋白饮料、怀山药植物蛋白饮料、怀山药果汁饮料等6大系列2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深受消费者青睐。

  我们都知道,山药本为食补药材,如何能够经过深加工变成种类繁多的饮料呢?近日,记者来到黄河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寻找答案。

  一场大雨过后,花园式的厂区更显得更加清新美丽。大气现代的“四大怀药”研发中心、设计别致的专家楼让人目不暇接,厂区内假山小桥、流水潺潺,若不注意,还以为走进了公园。让记者感触颇深的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该公司强烈的现代化气息和精湛的技术工艺:2.6万平方米的10万级净化车间项目工程及年产6万吨怀山药植物蛋白饮料的生产项目让人感慨;2条生产能力为每小时1.8万瓶(罐)PLC控制全自动生产线和每小时4.8万罐PLC控制全自动生产线更是令人惊叹,这2条生产线全从我国台湾引进,在同行业中比较先进。

  陪同记者参观的公司负责人说:“‘黄河人’以‘四大怀药’为主要原料,集产品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通过科技开发、技术创新,使得焦作名片——怀山药有了更高、更好的利用价值。公司每年收购山药都在1000吨以上,并在武陟县黄河岸边开发了近2000亩的山药生产基地。2001年11月,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建立了技术合作伙伴关系,成立了黄河人中国农业大学‘四大怀药’研发中心。眼下,公司自主研发的怀山药乳酸菌复合植物蛋白酸乳及其制备方法被省科学技术厅确认为科学技术成果,并获得国家专利。”

  一根山药,可以加工成6大系列20多个品种的饮料,这源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不断拼搏。那么,研发出的产品又是如何立足市场带来效益呢?“黄河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销售团队和技术研发团队同等重要。

  打破一般传统企业的销售模式,“黄河人”高薪聘请了销售骨干,并在郑州成立了一个由100多人组成的专业销售团队。仅去年一年,该企业销售收入就突破1.5亿元,创利税1800万元。

  自主创新、产销两旺的情景并未让“黄河人”满足。凭借着企业先进的生产线和良好的信誉,2011年12月份,饮料大鳄——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与“黄河人”成为合作伙伴,由“黄河人”代加工王老吉凉茶饮料,现每月生产加工50万箱。仅此一项,每月便给该公司带来300万元的利润。

  这就是“黄河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式工厂,经过短短几年的拼搏发展,一跃成为饮料大亨。在实现企业发展、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黄河人”更不忘弘扬地域文化、心系民众健康、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该公司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计17万元。

  在谈及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时,该公司董事长祝桂荣信心满怀地说:“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更好地开发研究怀山药,把怀山药这张名片更好地加工利用,让它冲出中国、走向世界。”

  图为河南黄河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加工线上认真工作。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