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言
能不能吃上“放心肉”,是广大市民非常关心的问题。把好生猪屠宰关,是各级商务部门的责任。昨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市商务局局长孙银池。
孙银池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容不得丝毫含糊。市各级商务部门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生猪屠宰环节监管工作。
一是严格监管,督促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我市通过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扶持政策,推进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升级改造。近三年来,按照商务部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我市鼓励生猪定点屠宰企业通过扩大规模、整体搬迁、招商引资等方式上档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现有企业升级改造,极大地提升了我市定点屠宰现代化规模化水平,有利于市场监管和提高肉品质量安全。2012年3月起,我市部署生猪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经过企业自查、县级初审、市级联合审核和复核等程序,我市12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有9家通过审核,有3家仍在进行整改。此次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全市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多数企业的检验检测能力、污水污物处理能力、质量安全控制能力明显提高。同时,市商务部门在每个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派驻2名监督检查人员,常驻企业,对企业生猪入场、屠宰检验、肉品销售、病害肉无害化处理等过程进行全程监管。
二是推广试点,建设农村生猪肉品直销网点。2012年,省商务厅在全省推进“一县一厂、集中检疫、冷链运输、冷藏销售”的生猪肉品供应模式,鼓励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在本地农村发展冷链供货销售的生猪肉品销售网点,全省确定8个县市作为第一批试点并给予共计500万元的省级扶持资金,我市温县、博爱县、孟州市3个县市被列为第一批试点,获得省财政扶持资金200万元。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村级生猪肉品直销网点采取统一冷链运输供货、统一配备冷鲜柜,为农村群众吃上“放心肉”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形成合力,严厉打击生猪屠宰环节违法行为。为严厉打击生猪私屠滥宰、给生猪注水等违法行为,市县两级商务执法人员对重点村、重点街道、城乡接合部不间断进行巡查,并在市食安办的统一指挥协调下,与畜牧、公安等有关部门建立了协作配合机制。各部门之间及时互通信息,在打击生猪私屠滥宰违法行为中形成了工作合力,充分发挥联动机制的整体优势,确保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