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中国·世界 | 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灾区互助
要闻简报
黄河中下游防汛蓝色预警发布
黄河防总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倾情服务助推企业发展
淼雨公司开展国防教育
多举措应对高温“烤”验
加强对改革重大问题调查研究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决策科学性
认真做好八一期间双拥工作
开展百姓问政面对面活动
德国街头张贴2000张海报
“通缉”在世纳粹战犯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7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七下八上”把好防汛关口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杨仕智

  当下,正是“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时期。

  入汛以来,我市已有5次强降水过程,累计降水量平均达235毫米,比去年同期增加24%。特别是沁河流域,近期持续降雨,已经发生三次洪水。根据历史资料统计,我市80%的大洪水都发生在这个时期。

  从国家气象部门的预测来看,长江上游和海河、黄河上中游、松花江、辽河等江河,今年盛夏发生大洪水的几率很大。

  面对如此严峻的防汛形势,我市安全度汛还有哪些隐忧?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准备工作咋样?连日来,记者深入水利、河务等部门及防汛一线,通过大量的采访深深感受到,入汛以来的持续降雨使我市河道水位上涨,水库蓄水偏多,土壤接近饱和,再遇强降雨,极易产生径流,形成内涝和山洪灾害。可以说,我市今年的防汛抗洪和抢险救灾面临着严峻挑战。

  隐忧尚存 不容忽视

  记者沿黄、沁河采访了解到,我市辖区内黄、沁河堤防总长为251公里,在我市境内的河道形态复杂,尽管小浪底水库减轻了我市黄河防汛的压力,但因不能控制伊河、洛河、沁河洪水,黄河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特别是目前温孟滩区居住10万名居民,沁北滞洪区居住5万名居民,沁南滞洪区居住15.7万名居民,滩区、滞洪区内无安全避洪设施,一旦黄河洪水漫滩或沁河发生超标准洪水,滩区、滞洪区的群众外迁转移难度将非常大。今年7月20日12时,沁河武陟站流量达到566立方米/秒,黄河小浪底流量达1950立方米/秒,受黄河水顶托、沁河洪水下泄缓慢、水位上涨等因素影响,导致沁河水倒灌入老蟒河。由于老蟒河是除涝河道,堤防设计标准为5年一遇,堤身单薄,受沁河水倒灌影响,解封段20余米左堤防出现决口,1万亩滩地受淹,3个村的群众迁离。

  我市有26座水库,安全度汛不容忽视。群英水库长期超汛限水位运行,今年7月21日8时超汛限水位7.12米。在全市现有水库中,群英、青龙洞、山王庄3座水库尚未进行除险加固。已完成或基本完成除险加固任务的23座水库,均未经受过大洪水的考验,21座小型水库多数为土坝,大部分无专管机构,通信、监测等设施不完备,并且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一旦遭遇特大洪水,很难做到及时防范和处置险情。

  河道防洪标准较低,山洪灾害防御难,也是一大隐忧。大沙河、丹河、蟒河部分河段堤防残缺,堤身单薄、损毁严重,存在着险工隐患,达不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14条小型河道防洪标准,均达不到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再加上弃渣弃土现象比较严重,节制闸启闭设备老化失修,如遇较强降雨,极易形成内涝。我市山丘区面积大,防范山洪难度大,境内自西向东依次有仙神河、云阳石河、逍遥石河等10条大的山洪冲沟,山洪灾害防御任务十分艰巨。

  今年,我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堤防闭合,截断了14条河道,改变了原有的防洪排涝体系。主城区原先靠9条大路、3条小路、14条排水沟排泄洪水,目前只能通过普济、群英、瓮涧3条河道下泄,降雨量超过30毫米,就会形成严重的积水。

  准备到位 全力应对

  入汛以来,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分包防汛责任领导分别对所包责任区段、防汛重点部位进行了督导检查。市水利局、河务局、南水北调办也分别成立督导组,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防汛重点部位和防汛薄弱环节的安全度汛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了防汛工作责任、安全度汛措施、人员转移方案的落实。

  全市按照“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要求,组建各类防汛队伍4800支、28万人,沁阳市、武陟县、温县分别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汛演练,演练科目丰富,参与人数众多,对防汛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抢险队伍的实战能力进行了全方位检验。

  在物资储备方面,各县市区采取专项储备、社会团体储备和群众储备相结合的办法,积极落实各项储备物资。市级专储防汛物资总价值达284万元,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增加投资12万元,购置了冲锋舟、抢险灯和雨具等。目前,全市储备防汛袋375万条、土工布12.2万平方米、铅丝223吨、木桩14.26万根、救生衣1.1万件、救生船35艘、电缆2.8万米、发电机组94台2102千瓦、便携式工作灯2200只、投光灯74只、电缆2.8万米。

  我市把今年汛前新修的5处黄河控导工程、18道防洪坝、温县大玉兰控导工程1~7坝、孟州化工控导工程29~33坝、武陟东安控导工程上首应急抢修工程及沁河沁阳马铺畸形河势、武陟南王不利河势、南水北调穿沁堤段、高远天然气管道公司穿沁工程堤段、引黄入焦穿沁工程堤段,作为黄、沁河防守的重点,安排专门的抢险队伍,备足备齐料物和设备。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我市建立了部队、地方、水利部门“三位一体”的军民联防体系,组织了防汛演练,提高了防汛队伍的应急实战能力和抗洪抢险水平,确保关键时刻能拉得出、用得上、抢得住。

  如今,我市已经做好了防大汛、抗大洪、抢险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水利、河务等部门和沿黄、沁河各地干部群众,正严阵以待,誓夺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