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青视觉 上一版3  4下一版
“90后”特勤消防兵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3年7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90后”特勤消防兵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爬绳训练,离地面十几米高,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用双手爬上去,练就了战士们勇往直前的斗志。
  双节梯登高救援训练,是速度与勇气的训练。
  接水带,每节长达20米的水带边奔跑边连接是战士们的必修课。
  几乎每个战士身上都有大大小小的伤痕,训练对他们来说是种磨炼。
  仰卧起坐体能训练。
  每天6时10分,消防战士们准时出操,无论严寒还是酷暑。
  翻越障碍,3米高的木板,训练的不仅仅是业务技能,更练就了过硬的本领。
  单杠体能训练,对战士来说,是相对轻松的训练,但一会儿功夫,汗水已经湿透了衣衫。
  叠豆腐块被子,对新兵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警报铃一响,战士们要在一分钟内紧急集合、换救援服装坐车出发。
  俯卧撑训练,良好的体能为战士们一次次的成功救援打下了基础。
 
   

  本报记者 赵林峰 摄影报道

  他们,没有锃亮的钢枪,却拥有热血的青春和缠缚苍龙的长缨;他们,黝黑的皮肤写着坚毅,明亮的双眸闪着自信;面对熊熊烈火,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一段段穿越火焰的青春……“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90后”的他们,用歌声表达着自己的情怀,在百姓最需要的时候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他们就是解放区公安消防大队特勤中队的消防战士。

  “一、二、三、四”,7月24日6时10分,解放区公安消防大队门口的普济路上,消防战士们用嘹亮的口号声迎来了新的一天,整齐有力的步伐成为清晨道路上动听的乐章。这是一天的开始,也是昨天的重复。出操、训练、学习、出警、就寝,紧张活泼而又极有规律的生活如同滚动的车轮。“预备,开始!”8时30分,伴随着队长的口令,他们开始了水带连接训练,一边奔跑,一边娴熟地将手中的水带连接好。在百米冲刺翻越障碍训练中,3米高的墙板在战士们的脚下如同平地,矫健的身姿犹如飞燕。在休息间隙,记者见到了正坐在地上不停擦汗的周志浩,18岁的他来自济源市轵城镇,是家里的独生子,用他的话说,小时候被宠坏了,以前家中的长辈在他眼中犹如自己的保姆,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是标准的特立独行、个性张扬的“90后”。自从去年12月来到部队,他收获很多,“在部队懂得了战友情,遇到困难大家相互帮助,也知道了以前的娇气不好。”周志浩说,谈到以后打算时,他表示要好好训练,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

  来自周口的王浩显得很腼腆,在队友们聊天的时候会偶尔插上几句话。他告诉记者,他有个当了9年野战兵的表哥,小时候见到表哥穿着军装回家探亲,他就有种崇拜感,立志长大了也要当兵,他的梦想是留在部队,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眼神望着训练场,因为他心里明白要想留在部队就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努力。

  15时,训练场上,战士们的身影在不停地穿梭。室外近40摄氏度的高温让站在树荫下的人都汗流浃背,而烈日下的战士们,刻苦训练本领,过独木桥、救火演练、高空攀爬……汗水从他们脸上淌下,如风的脚步却不曾停下。

  赵文浩来自山东临沂,他说,在他高中宿舍10个室友中,有7人参军当了兵。当兵是他的梦想,作为家中独生子,起初父母不同意,他软磨硬泡,最终说服了父母,来到军营。

  日常的训练,对“90后”的战士来说,除了汗水和辛苦外,还经常受伤,在他们的身上,有着大大小小的伤痕和苦与乐的滋味。

  读书、看报……在没有警报响起的时候,一切显得平静而又有秩序。训练之余,战士们会进行篮球比赛、下象棋。用战士们的话说,这是在养精蓄锐,除了日常训练时提高体能和业务能力外,还需要读书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在救援时更好地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而战斗。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