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昊) 市公安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处新班子去年8月组建以来,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向装备要警力,向科技要警力,积极创新交通管理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今年1~7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50%,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0%,财产损失同比下降34.4%。焦作高速交警为保卫驾驶员生命财产安全作出突出贡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在焦作高速交警管辖的183公里公路中,晋新高速晋焦段道路临山、临崖,隧道、涵洞、高架桥梁众多,由北向南长距离连续下坡,南北落差300多米,极易出现因司机频繁使用制动装置造成刹车失灵现象,引发重特大交通事故。对此,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处认真剖析事故成因,积极与高速公路运营单位结合,聘请安监、公路管理部门专家“会诊”,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服务措施:一是强化对大货车降温池的维护,并在降温池前方增设提示标志,设立照明灯,安排专人每天两次补充池内水,确保对大货车有效降温。二是加强对紧急避险车位的管理,协调运送石头80立方米,补充完善紧急避险车位内缺少的石头,并重新深翻、平整,按标准设置减速沟。晋新高速晋焦段沿线三个紧急避险车位自2004年年底建成后,已有300多辆大货车成功避险,400多名驾乘人员逃过生死劫难。三是安装“仿真警车”警示司机降低车速,在辖区共新安装“仿真警车”15台,做到“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四是完善警告标志和警示标志,投入资金20余万元,先后在豫晋省界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省界入口处设置LED显示屏,滚动播出提示语,并购置45个太阳能爆闪灯,在原焦高速、晋新高速每两公里安装一台,避免了司机夜间行车因标志不清、导向不明而引发事故。五是不断增加装备,向科技要警力、要效率,陆续投资180万元,在辖区原焦高速、晋新高速、焦桐高速安装8套测速装备、智能卡口系统、区间测速系统,并购买多部对讲机,充分利用智能卡口系统对超速等违法行为进行拦截处罚,实现了对辖区易发事故路段、多发交通违法行为路段车辆超速的有效监控。六是巡逻警车安装LED警灯,民警配备新式LED反光背心,随车配备“一二三四五六”,即一套酒精测试仪、两个箱(医药箱、工具箱)、三个桶(安全反光锥桶10个、油桶、消防灭火器)、四个反光背心、五个安全水杯、六个便携式可变交通信息安全提示板。
为了搞好与相邻地区公安高速交警大队的协调联动,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今年6月10日,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处与山西省相关城市高速交警部门签订警务协作协议,建立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联勤联动机制和交通安全形势会商机制,做到辖区路况、交通流量、天气的互通,及时通报道路通常情况及各种交通管制信息。同时,双方及山西丹河收费站联合,扩大“温馨提示卡”和《致全国货车驾驶人的一封信》发放的范围,提醒司机慎用制动刹车,谨慎行车。
高速公路管理处还结合辖区实际,在焦作服务区开办了驾驶员交通安全培训班,坚持每周一次,讲授全国、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以及雨雪雾恶劣天气高速公路限速规定等高速公路行车常识,目前已举办30期、培训750余人,受到了省公安厅副厅长王德周、高速交警总队总队长冯国文的高度赞扬和广大司机的一致好评。
管理模式的创新,服务理念的转变,激发了民警队伍的工作热情,他们披星戴月执勤,认真规范执法,顶风冒雨巡逻,大爱无言救助,彰显了人民警察的英雄本色,树立了焦作公安的良好形象。2月17日,成功拦截一涉案嫌疑车辆;3月12日,查获非法运输危险品货车;3月27日,救助彝族临产孕妇;7月3日,查获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被盗抢车辆;7月12日,查处一起毒驾交通违法行为……今年年初以来,市公安交警支队高速公路管理处被省公安高速交警总队通报表扬五次,被省公安交警总队通报表扬一次,被市公安局通报表扬一次,其中救助彝族临产孕妇的事迹还被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人民公安报》等国内众多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