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离婚限号
“做官高危”的逻辑有点混乱
银行利润占比畸高 打破金融垄断更待何时
全市银行业金融形势分析会召开
“计生户口本” 婚育“指南针”
夜看黄沁河防汛
倾情服务为乡邻
基层干部规范化管理结硕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位老党员的为民情怀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原文钊

  本报通讯员 张 鹏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调解家庭、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是一项很令人头痛的工作,但对于孟州市大定街道东关村退休党员赵荣令来说,却是他发挥余热的平台。

  从1986年退休至今,赵荣令一直奔波在义务调解之路上,将众多矛盾纠纷化干戈为玉帛。

  7月26日,记者见到赵荣令时,他正在村里的党员服务站值班,并整理着近期调解过的案例。赵荣令说:“民事调解工作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有爱心、诚心和耐心,再棘手的问题也能解决。”

  1986年,退休后的赵荣令依然坚守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为了服务群众“不退休”,他走上了义务民事调解的道路,并协助村干部调解了数不清的民事纠纷。

  2009年,该村的一位村民将自家的老房子以5万元卖给了另一家,却迟迟不愿搬出来。经过双方多次交涉未果,买卖双方的矛盾日益激化,剑拔弩张。赵荣令得知此事后,多次到两位村民家做思想工作、讲道理,经过20多天的不懈努力,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

  多年来,赵荣令在调解工作中也遇到了许多非常棘手的问题,受了许多委屈。2006年,该村的刘老太太的子女们因为赡养老人问题发生了矛盾。赵荣令得知后主动上门调解。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赵荣令的热心非但没有得到理解,老人的子女们反而将100多封“污蔑信”,塞到村里各家各户的门缝里,对他进行人身攻击。

  很多人问过赵荣令:“为啥要干这种出力不讨好的活儿?”他笑笑说:“我是一名党员,一辈子都应该为群众服务。”

  2009年至今,赵荣令在村里身兼老年协会会长、民调副主任等多个职务,村里为此决定每月给他发一些工资。但赵荣令坚决不要,他说:“我有退休工资,不要村里的钱,我做这些工作就是要为村里多办实事、多分忧解难。”

  今年7月份,村里新的党员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这为赵荣令提供了新的服务平台。赵荣令将村里的众多老年协会会员、退休老党员、老干部集中起来,在服务中心设立了民事调解站,大家轮流值班,调解民事纠纷。他自己既是管理员,又是调解员。

  赵荣令文化水平不高,为了能够更好地从事民事调解工作,他坚持收看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的法制节目,多学习法律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调解水平。

  “民事调解之路虽然崎岖,但为了服务更多的群众,我会一直走下去。”赵荣令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