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离婚限号
“做官高危”的逻辑有点混乱
银行利润占比畸高 打破金融垄断更待何时
全市银行业金融形势分析会召开
“计生户口本” 婚育“指南针”
夜看黄沁河防汛
倾情服务为乡邻
基层干部规范化管理结硕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倾情服务为乡邻
——记博爱县电业局许良供电所农电工丹怀贵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杜 笠

  在博爱县大辛庄村,总有一个奔波的身影,背着电线,提着工具包,不高的个子担起保障村民用电的责任,黝黑的皮肤写着数载服务的艰辛。这就是博爱县电业局许良供电所大辛庄村农电工丹怀贵,他肩负着大辛庄这个回民村2000多户村民的供电服务重任。

  哪里需要哪里跑

  参加工作32年来,从工厂机电工到电业局农电工,57岁的丹怀贵跟“电”打了几十年交道。每天7时,许多人刚刚起床,丹怀贵就已经出门了。一身洗得褪了色的工作衣,一双有些发污的线手套,一个装满螺丝刀、钳子、万能表等工具的包,一顶安全帽,一架绝缘梯,一如既往的行头,一颗有责任的心。

  “我每天都会把自己的工作计划好。”丹怀贵说,“先去村民家中检修线路,再去检修台区,之后吃午饭,紧接着开始抄表。”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有时台区检修刚刚结束,他就会接到用户报修,等忙活完,已过了午饭时间,他就到小卖部买袋方便面,一边干吃,一边继续抄表。

  有时村民会心疼地说:“这样打发午饭咋能行?晚上几点收工还不知道,时间长了胃咋会受得了。”听到村民的关心,丹怀贵总会笑着回答:“电力兵就是这样,哪里需要哪里跑,胃早就习惯了。”

  在村民眼中,丹怀贵就是村中一宝,在用电上总能及时为大家解烦除忧。

  倾情服务换人心

  大辛庄村有村民2000多户共8000多人,服务起来并不是易事,丹怀贵30多年来就像一只上紧了发条的陀螺,风雨无阻地抢修,不厌其烦地答疑解惑,用一颗热诚的心温暖着大辛庄村的每一位村民。

  2001年,正值第一轮农网改造。为改善村里的用电环境,丹怀贵每天早出晚归地忙活,顾不得陪陪妻子。后来,妻子在他外出架设线路时由于心肌梗塞离世。办完妻子的丧事,他无暇顾及自己的伤痛,继续没日没夜地在线杆、台区间工作。

  真情服务赢得了民心。去年夏天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又开始了。在这期间,有的村民不让在自家门前挖坑立杆;有的村民为安装电表位置闹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只要丹怀贵出马做思想工作,就没人再说个“不”字。

  说起丹怀贵的服务,该村一家烧鸡店的老板马建花用了两个字概括:“特好!”2007年7月26日2时,该烧鸡店里的冷冻机突然因电力故障不运转了。“正值酷暑,屋里热得像个蒸笼,若不赶快修好,价值10多万元的鸡、鸭等就会变质。”马建花说。

  接到电话后,丹怀贵不到10分钟就赶到现场,并迅速查明原因,“对症下药”,展开抢修。

  4时,看着冷冻机再次运转起来,马建花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2003年,大辛庄村新一届领导班子要为村民办一件大事:在将近年关的时候为村里架设路灯。丹怀贵在农历腊月二十六实地勘查、定下方案,第二天就带人冒着鹅毛大雪在3000米长的街上忙碌起来,连干3天,终于为村民点亮了路灯。

  由于工作出色,丹怀贵连年被博爱县电业局授予“先进工作者”“金牌农电工”荣誉称号,他还获得了焦作供电公司“优秀农电工”“2012年感动博爱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丹怀贵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