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晁红岩
邵玉峰
杨东东:经历风雨见彩虹
原智超
告别军营不改本色 “第二战场”勇当尖兵
杨保光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8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东东:经历风雨见彩虹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杨东东(中)与工人一起检测车况。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人物背景 1984年入伍,历任军医学校学员、护士、护师、医师等职务,2004年转业前任原解放军第160医院麻醉科医师。

  本报记者 杜 玲

  杨东东是我市第一个自主择业的女军转干部,曾被评为河南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先进个人,她一手创办了东起达轿车修理有限公司。东起达公司是壳牌统一(北京)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在焦作的唯一养护中心,还是中国汽车网指定维修商,在焦作汽修界已小有名气。但东起达公司总经理杨东东却一直不愿接受采访,她说自己就像一杯清茶,如水多一分茶香,似茶少一分浓烈,平平淡淡而已。可是当记者了解到杨东东的创业之路充满坎坷,她曾债台高筑,也曾三易厂址时,不禁对她肃然起敬。

  创业初衷,一份割舍不断的牵挂

  不惑之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选择政策安置可以衣食无忧,选择自主创业则前途未知,杨东东为何选择后者?这要从她的一段经历说起。

  1995年,杨东东在部队医院工作,她丈夫在中站区的一个山区乡工作。从丈夫口中,她知道了山区一些农民家庭远比她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玲玲是杨东东资助的第一个山区女孩。“玲玲的学费我包了。”杨东东说。她一帮就是10年,这期间,玲玲从小学上到初中,从初中上到高中。此后,她陆陆续续又资助了4名山区孩子,一直资助到他们高中毕业。有一段时间,她甚至萌生了自己办学的想法,因为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孩子上学读书。可办学需要很大一笔资金,钱从哪里来?

  2005年,杨东东面临转业。亲人们都劝她,年纪也不小了,选择政策安置,找个好单位就业。这样的生活确实很安逸、很稳定,但在杨东东看来,却多少有点儿庸庸碌碌。

  人生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多年的军人生涯铸就了杨东东的性格:凡事都要争第一,活着就要出彩。最终,杨东东选择了自主择业。她的想法很实在,自己办一家企业,既为政府减轻安置压力,又可以吸纳山区的孩子就业。

  痛并快乐着,一波三折的创业路

  创业可不是靠一句空话、凭一腔热情就能办成的事,毕竟军人和商人隔行如隔山。

  杨东东决定先从汽车销售做起,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办证。当时,她刚从部队转业,说话直来直去,这没少让她碰壁。她不怕遭人白眼,也不怕冷嘲热讽,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对方被她的诚意打动。有一段时间,她每天都要往郑州跑两趟办手续。有一次遇到下雨天,她开车技术不熟练,想停下来躲雨,又怕耽误了办事,只好硬着头皮赶路。大雨滂沱,无助的她手把着方向盘,眼泪也禁不住流了下来。

  几番折腾,2005年,她筹资300多万元注册成立了东起达经贸有限公司,销售各种品牌汽车,当年公司就开始赢利。可第二年随着汽车4S店的兴起,东起达公司生意萧条,她也债台高筑。投入了自己全部心血和所有积蓄,到头来却是这样一个结果,她第一次有了放弃的念头。这时候,市军转办的领导及时给予帮助,亲自到东起达公司调研,帮她出谋划策,协调具体事宜,鼓励她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

  凭着军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杨东东挺了过来,经过市场调研,她决定专门从事汽车修理业务,很快使公司恢复了元气。市场有了,信誉有了,可杨东东又皱起了眉头。原来,从2008年至今,因为拆迁、厂房租金等因素,东起达公司三易其址。每次公司搬家都让杨东东忙得焦头烂额,造成大量浪费不说,辛辛苦苦积累的客户资源也随着搬家流失不少。

  坚持还是放弃?杨东东心里很纠结。但一看到跟随自己打拼多年的这帮员工,她那股不服输、不抛弃、不放弃的倔劲儿又上来了。她说:“这些年来,我和员工们就像一家人,公司办不办下去,绝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为了公司的所有员工,我一定要把公司做大做强。”

  教做人教做事,打造小老板“孵化器”

  李然自己开修理店、王宁自己开修理部……从东起达公司成立至今,已先后有8名员工“单飞”,自己创业当老板。每逢这时,杨东东总是扶上马、送一程,尽力帮助“单飞”的员工,因为她认为这是东起达的荣耀。

  员工关系像兄弟姊妹,饭菜比家里的还可口……7月22日,记者走进东起达公司,感觉这里俨然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杨东东说:“来到东起达,大家就是一家人。”因为在部队,战友之间就像亲人一样,她觉得公司员工也应该是这样。

  如今,东起达公司在焦作已小有名气,不仅是因为它拥有最新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更因为它拥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员工队伍。员工小张笑着说:“来到东起达,不仅能学技术,还能学做人。当然,这里伙食好,待遇也不错。”

  东起达公司员工大多是80后、90后。2008年汶川地震时,该公司不仅老板杨东东捐了钱,员工也争先恐后捐款。杨东东说:“不在乎员工捐多少,重要的是看他们有没有这分善心,有没有这分责任感。”孙波在东起达公司当了5年汽修厂长,是杨东东的得力帮手,修车经验丰富,什么“疑难杂症”到他手里都能迎刃而解。前不久,有几家汽修公司高薪聘请他加盟,他不为所动。他平时管杨东东叫杨姐。他说,杨姐对得住我们,我们也要对得住杨姐。

  虽历经磨难,杨东东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那是一种历练和豁达。她说,回过头看那些曾经历过的挫折和磨难,都是人生路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我为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而开心,我为看到别人没有看过的风景而喜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