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伟涛
8月2日,市环保局邀请市农林科学院的专家,一同来到其定点帮扶的武陟县嘉应观乡御坝村田间地头,为农田管理“把脉问诊”。
“专家老师,你快看看我育的银杏苗,为啥老是长不高啊?”一到苗圃地,村民刘小分就急切地问。眼瞅着银杏树苗刚长出地面15厘米就叶子发黄,头一年育银杏苗的刘小分心急如焚。
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皇甫柏树蹲下身,翻过银杏苗的叶子看了看,又按了按幼苗根部的土,说:“银杏树苗不耐涝,加上你这土地板结严重,树苗根系没法呼吸,回头多用锄头松松土就行了。”
刘小分一边点头答应,一边拉着专家,从旁边一人高的白蜡树苗垄间穿过,来到苗圃另一头,只见一片同批育下的白蜡苗才膝盖高。刘小分随手拔起一株,只见大拇指粗细的老根已发黑,却没有毛细根长出来。
“打过除草剂吗?”苏雪辉是市农林科学院的林木研究工程师。
“没。”刘小分向专家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浇水、施肥、用药等情况。
一番“望闻问切”,苏雪辉得出结论:由于春天生根前浇水太勤,造成地温上不来,不利于生根。同时,在幼苗的根系形成前,过度施肥无益而有害,“就像喂孩子吃饭,太多了消化不了”。皇甫柏树还建议刘小分用杀菌剂处理一下土壤,再给树苗喷点生根灵试试看。
听说有专家来田里“传经送宝”,不少村民一路跟来,都想让专家到自家田里瞅瞅。苏雪辉看到旁边田里的国槐树苗顶端叶片不能正常伸展,忙提醒:“这是螨虫害,要抓紧喷洒杀螨醇。”看到过于密植的杨树苗,苏雪辉建议“树苗要有风有水也有氧,才能生长得更好。育苗时行距至少50厘米,株距25厘米”。
8月1日凌晨,一场50年一遇的雷雨大风导致我市玉米大面积倒伏。对此,被誉为“青纱帐里的育种家”的皇甫柏树建议农民朋友,玉米倒伏大于45度角,可扶起培土,而小于45度角,就容易茎断,最好利用玉米的趋光性,让其自然长起来,同时在玉米抽雄授粉期辅助人工授粉,可以尽量减少损失。
专家一番话,说得在场的村民频频点头。
带队的市环保局纪检组长杨丰收说:“这扶贫、那扶贫,看来最重要的是科技扶贫。”临离开时,皇甫柏树、苏雪辉还分别写下了玉米的中后期管理、苗木的病虫害防治以及刚刚在田间地头所发现问题的详细解决方案。①2